小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承上启下的一个关键阶段。
小学的基础打得牢不牢,直接决定了孩子未来学习的优与劣。
不过,小学阶段的基础并不单单反应在学习成绩上。
那么,从6岁到12岁的小学时光里,除了学习,还有更重要的三件事,
家长都要知道,以免越用力越没用,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1、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
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
其实,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好的孩子成绩不会差,相反成绩差的都是习惯不好的孩子。
所以,小学阶段,家长不要太注重孩子的分数,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培养热爱学习的习惯。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父母的精心陪伴。
这种陪伴不是看着孩子写作业,逼着孩子学习,而是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好孩子的榜样。
下班之后不是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坐在一起打麻将……而是将心思用在关心孩子的学习上。
比如孩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或是成绩稍有进步,
做父母就应该第一时间发觉,这是培养孩子学习热情的最佳时期,
可能一次表扬,就能让孩子在学习上树立起信心。
学习习惯要特别关注,比如预习、复习、整理错题本、书写、注意力等,都要用心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反复教、教反复,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容不得懈怠,容不得迟疑。
相信,只要孩子习惯好了,学习不会差。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2、阅读
对孩子来说,进入小学就意味着学习生活正式开始了。
不过,学习是有方法的,阅读就是最好的方法。
而且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所有优秀孩子都有个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喜欢读书。
多数在高年级记忆力、理解力,逻辑思维、表达力突出的孩子,在小学都有广泛的阅读习惯。
相反,那些只学教材、没有课外阅读的孩子,他们的思维不够发散,逻辑不够缜密,学习能力有局限。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孩子在今天所读过的书,都会藏在他的心里,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上,以及未来的生活里。
因此,小学阶段一定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爱上读书,成为小书迷。
3、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学习的动力所在。
孩子对学习有兴趣才有后劲,对学习没兴趣就完了。
因此,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不要破坏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好奇心就是求知欲。只有那些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孩子,才有强大的学习动力。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对孩子对新鲜事物或事件产生好奇心,
从而激发儿童学习新鲜事物的兴趣。
在好奇心的督促下孩子就会产生探索欲望,致使孩子学习时注意力集中。
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长,对新知识接受能力也会随着好奇心的强弱而改变,好奇心越强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就会越快。
所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就是保护孩子的兴趣,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经过保护和引导的好奇心,会变成孩子学习、钻研的兴趣,
自然而然,孩子就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