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微博看到一个帖子,内心久久未能平静。
起因是一位网友将自己和父母的聊天记录发了出来。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网友堆积在内心中的委屈和绝望。
短短的几句对话,没有理解,没有宽慰,只有换着角度的指责。
令人窒息。
“其实每一次微信发出后,我都能猜到他们会回复什么。
但每一次,还是会抱着一丝愚蠢的期待。”
这个帖子,也让很多网友感同身受,纷纷诉说自己的心结。父母该怎么教育孩子之儿童教育全套10册mobi+epub+azw3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怎么现在什么话都不和我说了,每次都是问一句说一句。”
明明小时候对父母无话不说,是从什么开始渐行渐远渐无言了呢?
满口是爱,却“面目狰狞”
成长过程中是什么导致了孩子不愿再跟家长沟通?
有位网友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小的时候洗澡,妈妈怕她感冒,总是喜欢用很热的水。
她不止一次抗议过,但妈妈每次总说“不烫啊,洗着洗着就凉了”,然后强行把她按进水盆里。
次数多了,她就觉得说了也没用,只能选择顺从,在热水里一直煎熬着。
后来有一次,水温真的已经超过她能容忍的极限。
多年来洗澡的痛苦煎熬,妈妈的每一次无动于衷让她终于崩溃,号啕大哭。
结果,妈妈冷淡回应道:“这有什么好哭的!不就是兑点凉水。”
等网友有了自己的孩子,看了育儿书后才知道:
从婴儿到儿童,皮肤有个逐渐变厚的过程。
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皮肤始终是薄于成年人的,所以比成年人更“怕烫”。
“我能理解妈妈是怕我着凉,是对我好。可作为孩子,我还是很失望很难过。”
其实,身边不少父母都是这样。
当孩子取得一点成绩,父母哪怕心里为孩子骄傲,也要淡淡提点一句“不要骄傲”;
当孩子遭遇委屈想寻求安慰,得到的却是“多从自身找原因”的训斥。
开口都是道理,讲的都是哲理,却从没关注过孩子内心的情感。
你能说他们不爱孩子吗?
不是的,他们中的很多人,哪怕是牺牲和奉献所有,也要给孩子极致的爱。
但这种爱,却用权威武装着。
表面上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实际上,却只关心孩子做的事情是否符合他们的标准。
不允许孩子不顺从,不允许孩子不尊重自己。
甚至还会在孩子质疑、反抗的时候,加重对孩子的指责和控制,以此来维持自己在亲子关系里的中心地位。
口口声声说是爱,在孩子心中却面目狰狞。
父母一无所知,孩子流泪满面
在谈话节目《不好说,特想听》里,有一对母子。
儿子是一名时尚公关,为了签下一个合同,他可以疯狂陪客户喝酒,喝到住进医院。
但即使如此,他也不愿意告诉自己的妈妈,甚至不愿意承认那是自己的家。
妈妈非常心酸也非常不解。
后来儿子坦言,在他的记忆中,自己的房门是没有门锁的,日记是妈妈可以随便看的。
甚至他学滑冰,摔倒了 13 次,妈妈也一次都没有扶过他。
因为妈妈觉得,要从小让他有跌撞感、挫败感,这样才能长大。
最后事实也证明,儿子确实学会了坚强,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但再也不会向妈妈求助了。
很多父母总是把自己置于过来人的身份,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主导孩子前进的方向。
可孩子是人不是物,他们也有自己的情绪。
在他们最需要父母理解和支持的时候,得到的是父母一次又一次的冷漠、拒绝和忽视。
那失望就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扎下根。
以前公司有一位同事,从认识时候开始就没见她和家里怎么联系。
偶尔接到父母打来的电话,也是几句话就搪塞过去。
我曾经一度觉得她是个凉薄的人。
直到在和她的一次聊天中,我才找到了答案。
她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太好,也没什么零花钱,存了很久很久才买了一本喜欢的笔记本,很高兴地拿给妈妈看。
妈妈的第一句话:你哪来的钱?
妈妈的第二句话:你钱多没地方花是不是?
长大后,她以为自己有了工作会赚钱,终于有资格和妈妈撒娇了,结果:
她说上班累,妈妈说,那你工资高。
她说被领导针对,妈妈说,你要是没错,人家能批评你吗?
她说童年留下创伤,妈妈说,缺你吃穿了吗?没供你读书吗?养你养出罪过了?
“所以现在我对他们根本没有亲人的感觉,待在一起没话聊,也不想听到家里的任何消息。”
在心理学上,这种心理防御机制,被称为“失望性情感隔离”。
在一次次的失望累积叠加后,她们不再把父母当成情感的依靠,不愿再跟父母有情感连接,害怕再次遭受伤害。
哪怕后来父母再想表达关心,但是对他们来说,迟来的关心,就像夏天的棉袄、冬天的草席,葬礼上的溢美之词。
曾经最想要的亲密,现在的到来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甚至有的孩子拼命想摆脱父母带来的创伤时,父母想的却是,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懂感恩?
多么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