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学好中学数学?这种方法就是拆分+刻意训练+逻辑组装。说起来很简单,但没几个人做得到。虽然是教高中,为了偷懒少写文字,还是举一个初中的例子,因为高中的例子知识的综合程度更高,步骤拆解需要更细,也需要初中的知识作为辅助。央视力荐超500部高分优秀纪录片推荐,孩子看了格局炸裂自律成瘾
例如说初一上期的压轴题,线段上的动点的问题,这种题很难,若是让孩子去刷这一整道题,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思路越来越混乱,极有可能产生畏难情绪。我们首先可以把这道题拆分成列坐标、找范围、列方程、解方程四个步骤。不管这道题有多难,他的第一个步骤列坐标相对而言会比较容易办到的。孩子的问题在于虽然明白,可却不太熟练。我们可以在各类的参考书上找几十道这样的题,这几十道题我们只做列坐标这一步,一个小时就搞定了,孩子不仅感到轻松,有成就感,而且会熟练和扎实,这叫做刻意训练。我们在用同样的方法。同样的几十道题,分别刻意训练找范围、列方程、解方程这几个板块,哪怕是列方程这个最难的步骤也其实只有一两个公式,一两个思维,孩子就很容易突破。
当我们发现要训练它的逻辑组装能力的时候,这几十道题已经做完了,已经被我们的拆分和刻意训练自然而然的组装了,这个逻辑就是我们训练的流程。后来孩子在面对类似的难题的时候,不知不觉就做出来了。所以为什么数学不好的孩子总是有一种我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感觉,因为他听懂的是这个数学逻辑,他欠缺的是每一个板块的能力,他只要某一个板块的能力有欠缺,他的逻辑就容易跑偏,用自己想当然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每一道题都做的不一样,他的思维就混乱了。
很多努力的孩子就开始盲目的刷题,期待某天会量变引起质变,浪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大道至简,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这么的简单,可做起来真的不容易,老师也只能在课程安排上、作业布置上实际操作这种学习方法。但是对于每一个孩子而言,他只要明白了我所说的,他操作起来是比较简单的。
当然到了高中遇到的题目整体综合度来说会提高不少,逻辑链条会要比初中的长,一个题的知识点以及步骤拆分得也许会要更细。但只要走了之前的习惯,我们的整体思路还是不变,哪个知识点不熟哪个过程不熟板块不熟就刻意练习哪个板块,先从最简单基础的公式应用开始,一直练到心里不会有畏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