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上看到一条公益广告叫《开学第一天》。
女孩刚上一年级,想让妈妈陪着她一起去,一直哭着不肯走。
妈妈说:
“我不能和你一起去哦,你答应我上一年级不哭的。”
“不要怕,你可以一个人去的。”
妈妈很舍不得女儿,但是她却必须放开女儿的手,让她独自一人去学校。
这一幕看得人特别戳心。
有网友说:
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这还只是开始,父母只有退出一次,孩子才能成长一次。
是啊,孩子出生开始就注定了要与父母分离,每一次父母的退出都是“不得已”,但却是必经之路。
孩子总是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才长大。
亲子作家尹建莉在《自由的孩子最自觉》中这样说道:
母爱不是对孩子的永恒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的成长。
母爱的第二个任务就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
父母的退出,才能赋予孩子成长的意义。
尤其是孩子成长的六个关键时期,每一次父母的“退出”,都是孩子的一次“蜕变”。
第一次退出:接受孩子说“不”
孩子两到三岁会进入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
此时孩子的“自我意识”萌芽,开始明白自己和父母是分离的两个人,潜意识里不想被父母主导。
《捕捉儿童敏感期》中提到:从2岁开始,儿童发现自己同世界是分离的时候开始,便惊人地以自我为中心。
此时孩子的叛逆,更多的是为自己“争权”:
不愿接受他们的意见和安排,总喜欢把“不”挂在嘴边;自主性很强,有自己的想法和固执,总爱和父母“对着干”……
孩子的所有迹象都在表明,孩子更想通过“自己的能力”彰显自我价值。
记得儿子在两三岁的时候,吃饭一定要自己抢着吃,有一段时间嫌他吃饭太慢,就想喂他吃,结果每一次他都会把饭碗打翻。
孩子会通过成长不断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父母迟迟不愿对孩子放手,看似在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孩子,实际上却容易让孩子变得无能、依赖、自私。
从儿童心理的发展角度来说,孩子的自我意识是走向独立的切入口,此时父母应该“退出”,只做一个旁观者。
让孩子自己吃饭、穿衣、自己选择玩具、做自己愿意的事。
把心放得大一点,尊重多一点,孩子才会拥有自主权。儿童必看的10部电影有助孩子成长的10部优秀电影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