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说,孩子的童年需要“四种营养”:安全感、存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其实,还有一种更加重要的“营养”,在孩子的成长中必不可少,那就是仪式感。
知名作家村上春树曾经说:
“仪式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没有小确幸的人生,只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罢了。”
缺少仪式感的生活就像一地鸡毛,而注重仪式感的人生却能把它过成风花雪月。
仪式感赋予了生活不一样的意义,它让生活成为真正的生活,而不是简单的生存。
有仪式感的家庭,养出的孩子更加自信、乐观,具有让自己快乐和幸福的能量。
现在很多家庭都很注重生活的仪式感,其实,孩子的学习,同样需要仪式感。
仪式感在教育中,最容易被忽略。孩子小时候接受到的教育仪式感,是照亮他未来幸福的一束光。
它是孩子学习道路上的催化剂,为枯燥的求学生涯融入温暖的小情调,让孩子主动爱上学习。
充满仪式感的教育,孩子才会更好学。智力游戏大全神奇的逻辑思维游戏书百度网盘超清全彩PDF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奏好仪式教育这“三部曲”,让孩子将会受益一生。
第一部曲:
营造学习氛围的神圣性
很多家长苦恼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贪玩,成绩差。
其实,这一切的根源,还是在于父母。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意思就是说,把一个孩子放到什么样的环境当中,最终他就会变得和那个环境相一致了。
良好的学习氛围,才是孩子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所在。
比如蒙台梭利教育,就非常注重为孩子打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
这个有准备的环境,可谓处处体现了教育的仪式感。
优雅恬静的教室,四处摆放着绿色的小植物,相框、桌布、花瓶……所有这些,都给孩子带来美的视觉享受。
再比如,教室里的教具按照固定的顺序摆放在多层架上,经常保持着秩序、干净、完好无缺。
真正的美感基于简洁。
因此在蒙台梭利教室中,你不会见到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的装扮,也不会出现“看似”孩子们制作的一件件精美“艺术品”。
蒙氏教室的布置不准求奢侈华丽,但每一样教具都是精心设计,且摆放有序,对孩子充满了吸引力。
在这样一个干净整洁、平静而温馨,充满小情调的“家”中,孩子内心才能展现其秘密。
在蒙氏工作中,孩子们每一次完成手中的工作,都会整理好再放回原先位置。
蒙氏园的孩子,都会养成这样的学习仪式感,把手中的“工作”当作一件正儿八经的事,而不是日常玩耍的玩具,玩完就到处乱丢。
同样的道理,在家里也需要父母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家庭气氛;
孩子有固定的学习桌,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看书,而不是孩子在学习,家长在看电视、刷手机。
孩子的学习潜能需要激发,而关键在于父母是否能够以身作则,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