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集 大江东去 :所有失去,都会得到补偿。
余秋雨说:“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
第三集讲到,黄州的这段岁月,是苏东坡文学和艺术创作的巅峰时期。
那时候,他每天脚穿草鞋,头戴斗笠,乘一叶扁舟,浪迹山水之间。
他跟渔人樵夫相处,经常被醉鬼推搡谩骂,世间已经没有人能认出这位大文豪了。
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此时也没有一人对他表示关心和抚慰。
他垂下身段给别人写信,得到的永远是杳无音信。
他孤独彷徨,却无人倾诉;他惆怅迷茫,却无处吐露。
无聊之际,他只能将心中所思所想,寄托于诗文之中。
诗词中的一字一句,蕴含着他政途的失意,也平复着他受伤的心境。
俗话说,寂寞出才子,磨难出伟人。
在黄州的五年,苏轼的才情得到了一次巨大的升华。
他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也成熟于无人陪伴的寂寥和孤独。
岁月的大江东去,让世间少了一个怀才不遇的官员,却多了一位千古流芳的诗人。
这,或许就是命运的另一种补偿。
古人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没有谁的生活是完美无缺的,遗憾和缺失都不过是人生常态。
从另一种角度看,人生的所有失去,都有其必然。
因为不再拥有,所以需要重新出发去寻找。
因为心有不甘,所以会更加尽力地去获得。
用微笑面对生活,生命中所有的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04第四集 成竹在胸 :真正的豁达,是懂得放下。
公元1084年,苏东坡收到了调离黄州的一纸诏令。
辞别的路上,他要去金陵拜访隐居多年的王安石。
王安石曾经是苏轼政治上的死敌。
想当初,苏轼看不惯王安石的种种做派,王安石则几度欲把苏轼驱出朝廷而后快。
但不想世事难料。
王安石在官场登上巅峰,却又在晚年坠入谷底;
那时的他经历了变法失败,又惨遭亲信的背叛,自此选择了归隐山林,不再过问世事。
另一边的苏轼,也是在人生路上几经风霜,政途上三升三降。
两人再度重逢的时候,王安石以为苏轼要重提旧账。
没想到苏轼早已不再介怀。
他笑着与王安石唱和诗文,谈佛论道,游行山水之间。
那些过往的恩怨,在他心里早已一笔勾销。
从前的种种不悦,此时也都成了过眼烟云。
有人说:“人生最难的不是拿起,而是放下。”
生而为人,谁没有经历几次朋友间的反目,没有遭受过他人的无端仇视。
但你心里存留的怨恨越多,肩上的负担就会越重。
到了一定年纪你会发现,比起那些琐碎的前尘往事,当下的心境才是最为重要。
时间会治愈一切心伤,再大的鸿沟也会逐渐消弭。
做自己的良医,放下过往的仇恨,忘却痛苦的记忆。
告别过去,未来才有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