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一提起上六年级的儿子,就气不打一处来:
“你不让他做一件事吧,他不舒服;你说‘要做就做吧’,他又不做了!”
原来,前段时间,儿子想参加一个机器人比赛,他担心会影响学习,就说过几个月再说。
儿子没参加成,心里一直不舒服,学习都没之前积极了。
朋友也觉得自己做得不对,就专门给儿子报了下一次比赛,还给他买了之前最想要的新机器人,结果儿子现在又不去了。
“不去也行,但你别这个态度啊。上周末回来,什么话不说,把自己关房里,他妈叫他吃饭也不吃。不管吧,又抱怨我们不关心他。
以前都好好的,现在怎么这么拧巴?你说是不是平时太娇惯他了!”
我安慰朋友:“不都说,‘孩子一到青春期,父母越活越憋屈’吗?正常的,想想我们十几岁那会儿,不也一样?”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他们发展出了抽象认知能力,开始将“我”作为抽象符号,代入人群中去考量。
他们会思考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有什么价值,在世界中的位置;但同时,对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又还模糊不清。
所以,才会一会儿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一会儿又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一会儿看全世界都是朋友,一会儿又突然感到众叛亲离……
面对青春期,我们做父母的惶恐、忧心、不知所措。
其实,对孩子来说,也一样。
他们内心,同样经历着震荡。如何培养出能领略什么是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孩子20G[mp4+mp3]
我们把这种“震荡”叫作“叛逆”,但心理学家说,用“叛逆”这个词,太负面了。
这是孩子确立“自主性”——自己做选择,自己为选择负责的能力——必经的过程,是一件好事!
青春期的“对抗”
来自未被划清的“权力”
前几天,刷到一个很火的视频:
你根本想象不到,现在的初高中生家长有多“卑微”:
“孩子从外面回来,家长问,冷不冷啊?孩子说,你自己去外面试试?咣,进自己房间了;
看孩子一直玩手机,家长胆怯地问,啥时候准备学习呀?孩子说,你就知道让我学习,逼死我算了;
家长问,作业写完了吗?孩子回怼,我不写完,你能替我写呀?
家长说,这个英语啊,就得多背……孩子说,你说得倒轻巧,你愿意你背去?
家长说,你早点休息啊,孩子瞪了家长一眼,然后家长就只好灰溜溜走开了……”
我们说,孩子发展“自主性”是好事,可放到实际生活中,却非常“磨人”。
因为,青少年确立自主性的方式,常常是跟父母“对抗”。
相信每个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有些事,你叫孩子做,他一动不动;你听说孩子不能管太紧,决定放放手,结果又迟迟不见他动起来!
最后,又不得不开始“催吼”模式……
父母会想,我倒是尊重你的“自主性”,可你要自己把自己“管”好啊!
孩子的内心其实是:
“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你这么问我,是不相信我咯?什么都要你说,那我如果照做,岂不是更证明我什么都得听你的?
你怎么突然不催我了,是在试探我吗?我要是按你期待的做,多没面子?不行,再等等,看看你是不是真的信任我……”
这听上去很幼稚对不对?但却是很多孩子都在经历的一步。
心理学家李松蔚说,确立自主性,首先是划分“权力”边界,然后才是解决更具体的需求问题。
父母不停地询问、唠叨、讲道理,或者试探性的“民主”……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真正被信任、被尊重。
他们要先确认自己是否真的被认可,真的有“自己选”的权力,才会进一步思考:什么对我来说是好的?
哪怕这个过程中,会受委屈,会有冲突,会踩雷,哪怕最终又做出了跟父母一样的抉择,他们也要坚持“先拒绝、再拥抱”的过程。
这也是朋友儿子怎么那么拧巴,宁愿错过比赛,宁愿饿着肚子,也要和父母反着来的原因。
青春期孩子最需要的,是自己做决定的“权力”。
有了这种“权力”,他们才能解除“对抗”模式,才能更好地把精力集中到发展自我上。
作为父母,我们也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更理性地看待他们种种“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