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只要学会三个不做,一个做,就能培养出一个优秀自信的孩子。
收藏起来,多看几遍。
先来谈一谈什么是“三不做”?
培养孩子其实就像种树,要想这棵树长得高,
你总不会一边拿着鞭子抽这棵树,一边说:
你看,隔壁家那谁谁谁的树长得多高啊?
你怎么就不长呢?
你丢不丢人啊?
这样做有用吗?肯定没用。
其实,养孩子也一样,3件事一定不能做:
1、千万不要说伤孩子自尊的话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似乎总是不顺眼,干什么都不如自己的意。
于是,气不打一处来,就会冲孩子发火,大吼大叫。
这一发火,什么话都出来了:
你怎么这么笨?笨的跟猪一样!
你怎么这么胆小?
你怎么这么懦弱?
……
家长的一通火气是撒出来了,
可是根本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不管孩子能不能接受。
这样一来,不知不觉中就把孩子的自尊给伤害了,
孩子的自尊感越低,他的自律性就越差,问题也就随之越来越多。
家长见此更是气急败坏,亲子关系剑拔弩张。
2、不要说让孩子焦虑的话
如:你看你,不好好学习,你以后捡垃圾去吧!
我跟你说啊,捡垃圾你都捡不上!
你看你这么慢,没有喜欢你,老师也不喜欢你!
家长总是把这些话挂在嘴上吓唬孩子,
孩子听了就会焦虑,甚至一辈子都不容易获得幸福感。
3、不要说让孩子没面子的话
有的家长喜欢在别人面前说孩子。
其实,很多时候家长的本意是为了孩子好,
但做法不妥,无形中伤害了孩子。
一位妈妈对邻居说:唉,我这个孩子就是不读书,每次考试总是不及格。
还有的在来客人时,抱怨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喜欢说谎,真是气死人!
更有甚者,当着他人的面数落:
哎,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皮!怎么这么懒!
千万不要这样说,这样是很可怕的。
你现在让孩子没面子,将来孩子就一定会让你没面子。
这3件事不能做,有一件事必须做!
是什么呢?就是给孩子补足心理营养。
孩子心理营养越足,心理就越健康;
心理越健康,孩子的性格就越好,
学习也越好,情绪同样越好。
如何才能补足孩子的心理营养?
从5个方面入手:
1、无条件的接纳
无条件接纳不等于溺爱,而是当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就需要接纳孩子的情绪。
这样孩子才能够感受到家长的爱,才能够有力量去改变。
2、被尊重
在孩子的心里,他体会到他是被尊重的,是重要的,也是被信任的。
3、安全感
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给孩子珍藏,50本经典书籍推荐好书推荐大全超清PDF版
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不仅搞不好学习,长大后很自卑,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等。
4、心理营养
心理营养就是赞同、鼓励、肯定等。
孩子3—6岁的时候,孩子需要的是爸爸的肯定、赞美和认同。
爸爸要多夸孩子,会让孩子从骨子里就会变得特别自信,而且敢拼敢尝试。
5、榜样和模范
身教重于言教。
有人说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
他们不太相信父母嘴巴里讲的那些大道理,
而更愿意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父母的行为,父母在做什么。
父母是积极正向的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还是抱怨、躺平,一副受害者的姿态。
爸爸妈妈如何表达情绪,以及与他人合作和贡献,等等。
这些耳濡目染,都会潜移默化地进入孩子的信念系统,从而影响孩子。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可以说,心理营养是孩子一生的底层代码,补充的越齐全,孩子就越优秀,越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