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媒体人@古典,在武汉偶遇了一个朋友。
一见面,朋友就吐槽公司太差劲,自己天天加班也没等来升职加薪。
他主动找领导提要求,本以为老板会涨工资,结果却被当场拒绝。
他气不过,干脆辞职,准备去国外发展,因为他判断国外的职场环境更公平。
一年后,古典询问朋友近况,没想到,朋友又是一顿吐槽。
他说,国外的公司远没有想象中好。
见朋友失望难过,古典不无感慨地说:
“我们总希望生活如愿,期待富有,期待成功,期待成名……可到头来,多半是希望落空,备受打击。”
对生活有所期盼本没有错,但期待过高,却是痛苦的根源。
正如董卿所说:保护自己的最佳方式,就是别希望,别盼望,别指望。
01
- 高期待,正在搞坏你的心态。
知乎上有人问:人为什么总是期待过高?
有位心理咨询师说:“因为我们盲目自信,对命运的预判又盲目乐观。”
生活一直很平静,动荡的是每个人的内心。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
精心为家人准备礼物时,便开始盼着送出礼物的那一刻,从对方脸上看到惊喜;
熬夜优化了项目方案,便热切地期待得到客户的认可,希望可以顺利地签下合同;
超额完成了绩效考核,便盼着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尽快为自己升职加薪。
不论做什么事,遇到什么人,我们时常在付出的那一刻,便开始高估回报。
美国作家邦妮,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叫伊丽莎白的女生,在读博时,是班上最刻苦的学生。
她每天只睡四个小时,经常通宵看书、查资料,只为了写出最完美的论文,得到导师的青睐。
期末结束时,她信心满满地交上论文,可等了两周,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一天,她穿上体面的衣服,化上精致的妆容,去找导师询问情况。
可一番交谈下来,导师对她的文章没有一句认可。
伊丽莎白懊恼极了,情绪逐渐失控,竟和导师激烈地争吵起来。
最后,她的论文被打了很低的分,直接导致博士学位被取消。
伊丽莎白不服气,她去社会上的专业机构实习,以为凭自己的能力,肯定能成功。
可结果呢,她仍没有引起任何人的重视,既没被投资人看好,又时常被领导批评。
接连而来的打击下,伊丽莎白痛苦极了,她在日记中写下:人生已绝望。
伊丽莎白的遭遇,让我想起了《人间失格》里的一句话:
“没有过度的欢喜,便不会有极度的悲伤。”
生活充满了变数,即使再努力,也总有我们控制不了的事。
强烈渴求“有可能”的好结果,我们势必在“高期待”的心态中,对生活产生失望。
甚至,会在一次次的“失望”中,备受煎熬。
02
- 高期待,正在毁掉你的社交。
美国咨询师罗兰·米勒,在长达25年的人际关系研究中,经常被问:
为什么一段关系,越是在乎,越是心寒?
他的回答很简单:如果你希望对方做某件事、成为某个样子,而他没有,你就痛苦了。
越是在意某人,对他的期待就越高,可随着交往深入,你会发现对方根本不是你想象中的样子。
落差一旦产生,失望随之而来,再想想自己的付出,势必感到心寒。
作家刘墉讲过一个“过生日”的故事。
小英一直盼着丈夫为自己办个盛大的生日聚会。
结果生日那天,丈夫竟因工作繁忙,把她的事忘了个一干二净。
小英很失望,忍不住在办公室哭了起来。
同事唐姐赶忙来关心,还慷慨地请小英吃了大餐。
从此,小英一有不顺心的事,就向唐吐槽,希望她能随时宽慰自己。
她还经常和其分享小秘密,把唐姐当成好闺蜜。
忽然有一天,领导把小英叫去办公室,劈头盖脸地批了她一顿。
事后才知,竟是唐姐告的状。
原来,唐姐从没把自己当过朋友,还利用自己在领导面前表现。
小英难过极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郁郁寡欢。
讲完故事后,刘墉问大家:小英的遭遇,到底是谁的错?是忙碌的丈夫还是腹黑的唐姐呢?
其实,都不是,是小英自己。
她对丈夫的关爱、同事的关系都期待太高。
我们不也经常如此?
对伴侣要求过高,见不得对方一点怠慢;
对孩子期待太大,容不下他们一丁点错;
把朋友想得太好,结果却总是被辜负。
我们以“受害者”自居,抱怨别人的不完美,痛恨所有令我们不满的人。
可事实是,没人能扛住你沉重的期待,也没人能完全按你的想法去活。
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就是把失望留给自己。
期待太高,是对旁人的施压,更是对自己的伤害。
03
- 高期待,正在拖垮你的工作。
豆瓣小组#职场吐槽大会#中,有新入职的年轻人问:
为什么我加了那么多班,都没换来领导的赏识?
有位前辈说:不是领导的问题,是你没有做好“预期管理”。
努力中夹杂着功利,急于得到积极反馈,又难以接纳希望的落空。
这样一来,人只会越努力越失望,越失望越不知所措。
吴军博士在网上开通《硅谷来信》专栏后,有不少读者向他求助。
有个家境普通的年轻人,靠自己考进名校,并以优异成绩顺利毕业。
他本以为,以自己的实力,肯定能竞聘到头部金融企业,大展拳脚。
可几番面试下来,他却是最先淘汰的那一个。
备受打击的他,向吴军请教:我难道不应该有最好的未来吗?
吴军对他说:“目标太高,期望太大,势必受挫。你的寒窗苦读,只是一个竞争优势,而人生竞赛是极其复杂的。出身、智商、环境、运气……都是成功的变量。”
工作,不是苦干就能平步青云。
理想,也不靠盼望就能实现。
放低工作中的期待,转换急于求成的心态,脚踏实地耕耘,才能有所收获。
综艺《铿锵行天下》中,嘉宾周轶君和窦文涛坐在荒漠中闲话人生。
周轶君说,我们时常怀疑自己,就是因为对那个结果期望太大。
窦文涛立马感慨地说,期望没有用,做就是了,做才是一切。
抱持着这样的心态,窦文涛在制作《圆桌派》时,从未多想,只是集中精力做好内容。
最终,《圆桌派》脱颖而出,成为经典。央视力荐:超500部高分优秀纪录片推荐,孩子看了格局炸裂自律成瘾
工作中,当期待和现实出现偏差,我们要做的不是在委屈中抱怨。
而是理性地看清事实,专注地深耕,耐心等待量变催生质变的那一刻。
降低期待,少想多做,才是职场人应有的素养。
▽
经济学中,有个著名的公式:幸福=效用/期望值。
意思是,当一个人的期待值越低的时候,就越容易获得满足感,更容易得到快乐。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莫过于保持理性,降低期待。
降低期待并非悲观,而是给自己留有余地,去接纳,去承受。
点个赞,乾坤未定时,步履从容地迈步向前,尘埃落定时,坦然面对发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