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炉效应:
适当惩罚,是立规矩的必要辅助手段
知乎上有个问题:你见过哪些父母惊艳到你的教育方式?
有网友分享了一个故事。
高铁上有一对母子,小男孩大概五六岁的年纪,坐在座位上总爱动来动去。
还会故意踢前面乘客的靠背。
妈妈警告他以后,小男孩也只是安静了一会儿,就又开始动来动去,还跳下座位,在车厢里跑跑跳跳。
乘客非常反感,妈妈也生气了,直接把小男孩拉到车厢连接处的空地上,让他罚站。
小男孩伸手想要抱抱,妈妈直接后退一步,避开了小男孩的撒娇。
小男孩顿时扁着嘴,想哭出来。
妈妈毫不心软,严厉地问:“我警告过你两次了,你把妈妈的话当耳边风了吗?”
看着妈妈严肃的模样,小男孩有些害怕,更加想得到妈妈的抱抱。
妈妈还是不为所动,勒令他在那里罚站10分钟。
那10分钟里,妈妈就坐在不远处一直看着,小男孩一直小声哭着,看得旁人都心软,纷纷劝妈妈算了。
妈妈说:“小孩做错事,不听教,就应该接受惩罚。要让他长长记性。”
惩罚结束后,妈妈带着他给周围乘客道了歉,才牵着儿子的手回到座位。
这之后,男孩坐在座位上安静地吃起来,一路再也没闹。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的一番话:
“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
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孩子必须管教、必须惩戒,必须让他知道,教育绝不仅仅是快乐的。”
惩罚,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因为惩罚能让孩子切身体会到到底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就像是“热炉效应”的含义一样:
无论你是谁,只要接触热炉,都会被烫伤。
任何人触犯规章制度都要受到处罚。
为人父母,教育孩子时,既不能忘记立规矩,也不能忽视惩戒的必要性。
没有惩罚、没有规则、没有权威,就没有进步。
网上有一句话,说得特别有道理:
“教育孩子需要一种绵力,要顺应孩子的感觉和节奏,用错误的教育方向和方式,孩子会把你撞飞。”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孩子的规矩也不是一天立起来的。
要知道,面对一个熊孩子,父母嘴皮子磨了一万遍,情绪崩溃一千遍,才能教育出一个好习惯。
当父母掌握了最适合孩子的方法,规矩才能立得省心有效。
点个“赞”,愿父母都能养出一个有规矩,懂礼貌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