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姐姐家里玩,饭后大家都去收拾碗筷的时候,外甥很自然地拿起手机玩游戏。
等我们聊完天准备回家,姐姐才突然发现,孩子已经在卧室玩了很久了。
于是她大声喊道,别玩了,把手机给我!
外甥却一边玩一边回道,我玩完这一局,就十分钟。
我姐脾气瞬间就上来了,不由分说走过去,一把抢下手机,对着外甥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
外甥横眼瞪着地面,憋着一肚子怒气,坐在床边不吭声。
其实我们知道,姐姐之所以这么气急败坏,是因为外甥经常说“再玩10分钟”,但十分钟过后,他又推脱:“再玩这一局。”
这样的事情发生多了,姐姐自然就没有耐心了。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孩子最能接受的教育方式.mobi
姐姐这样的方法,虽然简单粗暴,比较奏效,但若长期下去,只怕孩子还没到青春期,她就完全管不住了,孩子会叛逆严重。
对于孩子玩手机,很多父母都感到头疼,有没有好的方法,能让孩子自律,自觉控制好玩手机的时间呢?
“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
这两种回答伤孩子最深
对于孩子无节制地玩耍,我们通常会有两种回答。
这两种回答,其实伤害孩子最深。
1. 第一种,直接夺走手机说“不行”
很多父母脾气一上来,下意识的反应都跟我姐一样,直接夺走手机,然后大声呵斥、指责或者滔滔不绝讲道理。
孩子怎么就不明白我们的苦心呢?他的作业做完了吗?眼睛不痛吗?就只知道玩,不学习了吗?
一想到这些,我们就气不打一处来,发脾气在所难免。
《全脑教养法》一书讲到,当我们用权威让孩子服从时,会触发孩子的下层大脑,愤怒和不公平的感觉就会充斥在他的大脑中。
外甥虽然默不作声,但他的脑海里,绝不会这么认为:“妈妈骂得太对了,我真后悔,我不应该这么做的。”
他想的多半是:“凭什么?我就玩一会儿手机你就这么激动,我同学经常在家玩,也没有什么啊,再说平时你在家也没少玩手机,我也没说你啊。你就是不喜欢我。”
这样的想法积累多了,情绪得不到疏解,孩子就会缺乏对负面情绪的感知力。
当他以后出现负面情绪时,往往感觉到无助、惊慌或者羞耻。
孩子长大后,也很难发展出共情能力。而且在负面情绪的影响下,他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或者是自暴自弃的心理。
不用到青春期,这样的孩子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2. 第二种,妥协说“好吧,待会记得给我啊”
当孩子说出我继续玩十分钟的时候,我们常常在下意识中会有另外一种选择:妥协。
我们会犹豫一下,但最终还是回答:“好吧,再玩十分钟就不能玩了。”
但是,经常这样做的妈妈,有没有一种感觉:孩子往往很难履行自己的约定?等你去收手机的时候,时间可能已经过了半小时了。
这是因为,我们经常妥协,其实就是告诉孩子:“你还没有触及到我的原则和底线。”
孩子在一次次地试探中了解到,原来妈妈制定的规则可以打破,可以不遵守。
这样孩子很难在内心建立对规则的敬畏,也会慢慢失去规则意识。
《自我觉醒,给孩子最好的原生家庭》一书提到,如果孩子在试探界限的时候,父母并没有明确的态度,或者一再后退,孩子就会不断越界。
没有规则意识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很难按照正确的路线发展。
正因为没有规则,他才会迷茫、没有方向和缺乏自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