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与木匠”(一)爱与责任
妈妈如何调动“猪队友”?
父母为什么焦虑?一般都是两方面原因:
“我的孩子做了什么”
我的孩子太调皮,不好好吃饭,不乖乖睡觉,做危险动作,抢东西打架,不主动打招呼,学习不专注…… 诸如此类问题,父母经常会把一句话挂在嘴边“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
“别人的孩子做了什么”
别人家的孩子自觉、听话、成绩好,别人家的孩子体贴、懂事、主动做家务,甚至别人家的孩子上了##培训班…… 现在,可能很多父母嘴上不说了,但心里还是不自觉会比较“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其实,两种焦虑的来源都是“比较”。
第一种是和父母心里的标准进行比较;
第二种是和优秀同龄人的标准进行比较。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这种伤害最直接的形式应该就是给父母带来的焦虑吧。
焦虑分为病理性和现实性。
父母的焦虑都是有现实基础的,属于现实性焦虑,可以帮助我们调动潜能来解决问题。
爸爸妈妈们肯定会说:对呀,就是因为孩子有问题,所以需要来解决孩子的问题……
下面我们按照认知行为疗法的认知模型,来看看问题主要来自于哪里。央视力荐:超500部高分优秀纪录片推荐,孩子看了格局炸裂自律成瘾
可以看出,产生这样的焦虑,有两个直接因素:触发情境和自动思维。
触发情境的是孩子造成的,而自动思维则是家长自己的。对于育儿焦虑而言,触发情境和自动思维的改变恰恰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不能把视线只是聚焦到孩子身上,也需要关注自己的自动思维。
如果父母能够更多地关注孩子情绪,接纳孩子,自己以身作则,遵循孩子发展规律(自动思维),孩子的行为自然得到改善,听话懂事,成绩提升(触发情境)。
当然,对于大部分父母来讲,要做到这样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我们今天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行为模式和思维逻辑,是由我们的基因和成长体验所决定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要改变,是很困难的。
所以,要接纳孩子,首先接纳我们自己,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孩子。这是我们为人父母之道的第一步。
00《园丁与木匠》
Psychologists‘ opinion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本育儿经典——《园丁与木匠》。
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
牛津大学心理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教授及哲学系客座教授,国际公认的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泰斗级专家。她推翻了经典的“白板说”,用数学模型来解释儿童如何学习,是第一位从儿童意识角度深刻剖析哲学问题的心理学家,“Theory of Mind”的创始人之一(这个理论用来说明孩子如何了解其他人的想法,孩子的这种能力是过去十五年来心理学和哲学最重要的发展之一)。
这本书为什么命名为“园丁与木匠”?
木匠式育儿——订制式育儿,就像木匠打造家具一样,只要把木头按部件尺寸定制好,组装起来就是设计好的家具。
园丁式育儿——觉察式育儿,则像园丁培育树苗一样,首先有一个合理预期,苹果树将来结的就是苹果而不是香蕉,不过度保护也不放任自流,适度的风雨日晒,看他慢慢长大结出果实。
相信绝大多数家长都像我一样,希望能做一名“园丁”,但这个社会内卷的现实让我们不得不被迫做一名“木匠”。
所以上面这个比喻看上去很美,但只是好看不中用的“鸡汤”而已吗?
其实不然,事实上这本书是近十几年发展心理学最新的研究成果综述,作者站在家长育儿的角度,引导我们如何看待这些实验结果。
从理论到实践还是有些距离的,我尝试用五篇文章解释:作为一个普通的家长,如何利用这些发展心理学的成果来解决自己的育儿难题。
01 爱是责任吗?
Please love kids
如果问父母:你爱你的孩子吗?
几乎没有人会说不爱。
是因为有血缘关系,所以爱吗?
爱是一种很微妙的情感,在生物基础上是有多种神经递质(化学元素)来表达的。
基因的自私属性是我们“爱”自己孩子的生物本能,因为ta是我们生命的延续。
而作为父母的社会责任则是我们“爱”孩子的外部动力,因为我们需要向身边的人展示我们的责任感。
但纯粹的爱并不是来自于基因属性和社会责任,而是陪伴。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多,我们之间的身体接触越多。在和孩子互动时,我们的身体会分泌大量催产素。
这种神经递质不仅能够和多巴胺奖励系统互动,还能减少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水平,让我们感到身体放松心情愉悦。这才是我们“爱”孩子的本质原因。
很多妈妈抱怨爸爸根本不管孩子。
客观分析其原因:
先看生理基础,男性的生殖策略本来就是广种薄收(一次射精产生的精子6千万~2亿个,最多有1~2个最强壮也最幸运的精子才有可能与卵子结合)。不考虑社会道德约束的话,一个男性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多名女性怀孕。
再看社会责任,男性普遍自认为提供经济价值就足够了,抚养责任更多落在女性身上。所以只要在外面挣钱,一个爸爸似乎就有充足的理由可以不管孩子。
那作为妈妈的策略呢?
要让爸爸对孩子产生“爱”,就要充分调动孩子对爸爸的吸引力,让爸爸在和孩子互动过程中更多地分泌催产素,让爸爸真正感受到“爱”。
试想:如果妈妈自己都觉得带孩子是个“苦差事”,一再向爸爸抱怨,要他多承担点责任,爸爸又如何能心甘情愿地陪伴孩子呢?
陪伴少了,催产素分泌少了,爸爸更是觉得这只是责任而已。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不自觉地就会调动各种资源和能力来规避这个“苦差事”。于是乎,爸爸总有各种“借口”不在家或者不管孩子。
如何调动爸爸育儿
not push but attract
话说回来,该如何调动爸爸来和孩子互动呢?
人都是有价值感认同的需要。如果妈妈们能够让爸爸感受到自己独特的价值,就有可能调动爸爸来体现这些价值。
相比妈妈,爸爸一般都会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体能和逻辑。
体能游戏
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可以发挥爸爸体能方面的优势,请爸爸和孩子多玩一点打闹游戏,既促进了孩子的感统发展,又锻炼了爸爸的体能,更重要的是让爸爸在互动中享受到“爱”的感觉。
这里推荐一本《亲子打闹游戏的艺术》,对于1~8岁孩子的爸爸,建议把里面的小游戏都刷一遍,通关以后相信孩子和爸爸的关系会好到让妈妈嫉妒。
逻辑游戏
如果孩子大一点了,可以充分发挥爸爸在逻辑上的优势。根据我自己的实践,有两条具体的建议。
第一条建议:推荐一本《神奇的逻辑思维游戏书》
这是一本适合5~13岁孩子的逻辑思维游戏书。儿子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和我一起玩,每天一个思维游戏。经常会玩了一个再玩一个,根本停不下来。
第二条建议:来自于我特别喜欢的绘本大师安东尼·布朗推崇的形状游戏。
游戏规则:孩子或爸爸先画一个抽象的形状,另外一个最好用不同颜色的笔,把这个形状补充成某种东西。
这个游戏也充分体现了日本儿童美术教育家鸟居昭美的理念——“孩子的画不是用来看的,是用来听的”。
安东尼·布朗说这是他小时候打发无聊时光的小游戏,没想到成为他日后所做一切事情的核心。
安东尼·布朗
两次获得凯特·格林纳威奖,三次获得库特·麦奇勒奖,英国首位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插画家。
经典作品:《我爸爸》《我妈妈》《大猩猩》《动物园》《公园里的声音》等。
我们常说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可是孩子天生就是有创造力的,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尽力去呵护。
在这一点上,更理性的爸爸需要尤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