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去接孩子放学。
看到一个八九岁的女孩眼巴巴地等待着妈妈来接,表情十分委屈。
过了一会,她的妈妈终于来了,小女孩立刻晴转多云,开心地迎了上去。
结果妈妈看到小女孩就开始盘问:
“今天上课都听懂了吗?考试有不会的题吗?”
小女孩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很不情愿地蹦出几个字,后来干脆连话都不想说了。
妈妈也觉得莫名其妙,跟在她的身后不停地喊她名字。
其实,接孩子是每位家长每天的例行功课,也是孩子性格、心态形成的点滴积累。
父母的教育成不成功,就看接孩子放学这4个细节做得到不到位。
是否帮孩子背书包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接孩子放学的经验。
那一定会发现,学校门口那些等待自家孩子放学的家长,很大一部分见到孩子的第一面,就是笑着迎上前,接过孩子的书包帮忙背上。
而那些孩子们呢,似乎也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
这些接孩子的人群当中,不乏有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央视力荐:超500部高分优秀纪录片推荐,孩子看了格局炸裂自律成瘾
于是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年迈的老人佝偻着腰,在后面背着书包缓步前行,朝气蓬勃的孩子却一身轻松,欢快地走在前面。
我去接儿子放学的时候,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几乎都让他自己背着书包。
因为,别看帮孩子背书包是一件小事,却能培养孩子的独立,以及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曾任盘锦市教育局局长的魏书生在演讲中提到过一件事:
平日里,魏书生和儿子出门,如果只有一个包,一定是儿子抢着背;如果是两个包,儿子就一手挎一个。
直到有一回,一共三个包,魏书生本以为这次儿子肯定背不了了,正打算自己背一个。
结果儿子抢过去,背起一个,左右手各拎一个,大步流星地在前面走。
看着儿子的背影,魏书生感到无比欣慰:
“我就在后面空着手,欣赏着孩子的成熟,也是品尝自己的教育成果。”
原来,魏书生从小就舍得用孩子,还给儿子下了命令:自己能做的事情,必须自己做。
儿子三四岁的时候,他威逼利诱让儿子给自己洗脚。
儿子不理解:“爸,你不会洗啊?”
魏书生连骗带哄:“爸哪有你洗得好啊,你那小手揉得多好,真有一套。”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懂得为父母分担;有的孩子却凡事只想着自己,不懂得心疼父母,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付出。
别让那些毫无保留的给予,架空了孩子的心,剥夺了孩子心疼父母、为父母做事的机会。
父母的终极使命,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有教养、懂得感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