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四川绵阳一名身穿校服的女生被三名同校女生殴打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引发网友关注。
11月20日晚,警方通报:“13岁女生被殴打十余分钟,打人者系同校学生,已全部抓获。目前嫌疑人对殴打他人事实供认不讳,案件正在调查中。
为有效预防校园欺凌,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对《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草案)》进行一审,“防控校园欺凌”被写入了修订草案中。修订草案特别提出,应当维护未成年学生、幼儿在校及在园的合法权益。例如,学校、幼儿园应当防控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矫治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预防和处理性侵害、性骚扰以及其他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等。
现实生活中
如何做到提前预防、干预和矫治
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呢?
未成年的孩子为何会变得脾气暴戾
甚至有暴力倾向?
家庭和学校又该如何
规避孩子成为霸凌者?
健康的亲子关系是孩子远离欺凌的关键
赵霞(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副研究员,心理学博士)
未成年人的欺凌行为总是最刺痛人心。欺凌者让人既心寒又惋惜。他们为何变得如此暴虐?理解暴力滋生的原因,才能及时阻断它,帮助孩子走出欺凌的行为模式。
孩子之间的攻击行为早在婴幼儿时期就已经萌发,往往是为了抢夺玩具或其他资源。彼时,攻击行为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普遍性,是孩子学习协商策略的契机。随着年龄增长,大多数孩子学会了用友好的方式解决冲突,但也有少数孩子仍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甚至习惯用攻击或暴力解决问题,成为欺凌者。毋庸讳言,欺凌有一定的遗传基础,先天脾气暴躁的孩子可能始终会有较高的攻击性,因为他们总会引发他人的消极反应,这些消极反应反过来又会助长敌意和攻击。但更重要的是家庭环境滋生和纵容了一些孩子的攻击性,使他们成为欺凌者。
同样是欺凌者,他们背后的家庭环境可能并不一样。一些孩子被笼罩在紧张的家庭关系中,父母总是争吵或冷战,习惯用嘲笑、抱怨、威胁甚至更暴力的方式对待彼此。这令孩子的内心非常难受,行为上会变得越来越难以管教。他们自然而然习得了攻击模式,相信只有攻击他人才能赢得利益,也相信自己有能力欺负其他孩子,而被欺凌者的屈服让他们感到愉悦,甚至能够提高自尊。还有一些孩子在家中很少获得父母关注或赞扬,只有公开反抗父母、不服管教或者反复做出不良行为时,他们才能获得父母关注,而父母往往是强制压迫或诉诸暴力。这些孩子往往充满敌意,对其他人持怀疑和警惕的态度,容易对他人的非攻击性行为做出敌意归因,并迅速以攻击的方式进行报复。
“熊孩子”背后往往有“熊家长”。从根源上治理校园欺凌,需要为孕育欺凌者的问题家庭提供有效帮助和指导。健康的亲子关系是拯救孩子远离欺凌的关键因素,只有家长主动改变自己对待家人和孩子的方式,真心关爱理解孩子,才能推动孩子发生改变。此外,无论家长还是教师,都需要了解一些抑制儿童欺凌行为的方法。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过于严苛的禁止攻击行为可能会适得其反。忽视一些不太严重的攻击行为,可以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与此同时,要对孩子的合作、分享、助人行为进行正强化,鼓励他们选择非攻击的方式实现个人目标或解决冲突。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教会他们如何控制愤怒,改变“他人对我都有敌意”的认知,比如及时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离开令自己愤怒的场景、令自己“冷却”下来,并找到非攻击性的冲突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