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除了打,我还能怎么教育孩子?
原来,小男孩4岁了,开始显露出天使之外的另一幅面孔。
比如,他会突然把脏手往别人身上抹;
或者,他会突然过去打人、推人;
大人明令禁止,可孩子根本不听,甚至“口出恶言”:我要用剪刀把你剪了!
讲道理不听,打骂也没用。
更糟糕的是,在管教和反抗的对峙中,孩子跟自己越来越疏远了。
这位父亲无奈发问:孩子不听话,到底该怎么办?
加拿大著名心理学家乔丹·彼得森说过:
“小孩子就像寻找墙面的盲人一样,需要不断地前进和尝试,然后才能发现边界在哪里。”
年幼的孩子,做出各种不当行为,其实是一种探索。
但是,作为父母,也有责任引导孩子,帮他们明确规则和边界。
在该立规矩的时候,不选择放任,未来才不会在束手无策时,追悔莫及。
孩子不服管,是你踩了这3个雷
说起立规矩,许多父母头疼不已:不是不想立,而是不管用啊!
就像开头的父亲,道理也讲了,甚至怒骂呵斥,可孩子依然我行我素。
所谓的规矩,就像个摆设,根本立不起来。
其实,规矩不管用,是因为我们在立规矩的时候,很容易踩中3个误区。
1. 用大人的权威,强迫孩子服从
很多家长一听到规矩,认为代表着威严,是一种命令式的管教。
然而,如果只告诉孩子遵守,却忽视告诉孩子规则的意义。
这样的规则,自然无法让孩子认同。
比如,5岁的东东在餐馆里,拿着勺子敲桌子。
妈妈不耐烦地训斥:不许敲,听见没有!
东东停顿几秒,很快又敲了起来。
妈妈怒了,劈手夺下勺子,大吼道:不许敲,再敲我揍你了啊!
妈妈认为自己把规矩讲的很明白,可为什么不能敲桌子,却没有清楚地解释。
其实,妈妈只要平静地解释:敲桌子会打扰别人,你也不想被吵到对不对?
孩子理解了规则的公平,而非被迫服从,才会愿意试着去遵守规则。
2. 只求快速解决,治标不治本
孩子闹腾、作妖的时候,父母的怒火很容易被点燃。
明明规定不许乱涂乱画,可稍不留神,墙上又是各种涂鸦。
此时,我们只想大吼大叫,甚至胖揍一顿了事。
吼叫打骂容易,效果也立竿见影,但是如果没有父母监督,这样的“规矩”孩子还会遵守么?
立规矩并不是速成的,孩子重复出现某个行为时,重要的是了解孩子背后的真实意图。
比如孩子往墙上画,可能是为了表达某种不满,也可能是画的尽兴,一时忘记。
速成式的立规矩,可以短暂地制止不良行为,却很难养成真正的自律。
3. 一味和孩子较劲
立规矩的时候,父母最怕的是孩子哭闹不休。
朋友家3岁的儿子迷上奥特曼,每次去超市,都闹着要买一个,否则就撒泼打滚,很难罢休。
有一次,被缠得没辙,妈妈撂下狠话:不管你了,你留在这哭吧!
孩子哭的撕心裂肺,妈妈心疼又后悔,却无可奈何。
立规矩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不愉快,孩子可能情绪失控,反抗激烈。
这个时候,恰恰是最需要引导的时候。
父母的冷漠和表露出的抛弃态度,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
为了引起关注,孩子可能会表现的越来越“坏”。
控制情绪,不和孩子较劲,才不会越管越糟。父母必读育儿书籍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书籍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