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看到一个网络热词,叫做“普通且自信”,在社交语境中,这个词语一般用作“贬义”。
然而,如果从教育的角度看待这个词语,我们会发现,“普通且自信”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生活中,不够自信,是很多孩子成长过程中很难跨过去的一道坎,包括不少家长在内,也饱受自卑之苦:
害怕看别人的眼睛,从来不或者很少拒绝别人;
害怕别人的眼光但又渴望被所有人喜欢;
放大别人的优点而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自卑的孩子常常认为:只有优秀的人才有资格自信。
其实,人人虽然生而普通,但每个人却又是大自然独一无二的创造物,大可不必在不自信的漩涡里沉沦。
一个普通的孩子能拥有自信,没有什么不好。周弘赏识教育案例视频原版全系列6VCD+mp3
只不过,自信并非与生俱来。在培养孩子自信这条路上,父母能做的还有很多。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一聊,想要养出一个自信的孩子,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
努力爱那个难带的孩子
这是孩子自信的起点
被好好爱着的人,更容易获得自信。
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那些真正自信的人很少是孤独的,身边往往围绕着一些可以依赖的亲人或朋友。
因为人需要有归属感,我们在很大程度上通过人际关系来建立身份认同、定义自己。
在孩子生命的前几年里,这个人就是父母。
从出生那天起,他就依赖着父母生活,在与父母的互动之中感受着毫无保留的爱与关注,自尊的种子渐渐发芽。
如果孩子没能在童年的情感环境中获得足够多的爱和关注,很容易变得自卑。
因为一个不被爱的孩子,最容易出现的念头就是:我不够好、我不配,甚至产生自我厌恶。
爱,虽然听上去是父母一项无需任何练习就能拥有的能力,但是真正做到却很难。
因为爱,是孩子的感受,不是父母的感受,很多孩子在父母的态度里,感受到的是从不被接纳的痛苦,尤其是当他们达不到父母的期待时。
《无条件养育》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无条件的爱在孩子难带的时候最重要。”
“当你的孩子做了令人瞩目的事情时,你会格外高兴,但不要弄得你的‘爱’会以此为轴心;如果你能正确保持这种平衡,孩子长大后就不容易感觉只有在成功时自己才有价值;他们有能力失败,却不会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
爱一个成功的孩子很容易,但是爱一个不那么乖、不完美的孩子就困难多了。
纪录片《小小少年》里,有个少年非常痴爱昆虫,普通父母很难接受孩子有这样的爱好。
但是少年的父母却完全尊重儿子的爱好,甚至时不时和他进行交流。
所以在少年遭遇周边的同学各种质疑时,他能很坦然地说:“他们不懂就不懂呗,没有什么口舌好费的,做好自己的事情。”
面对身边的偏见和质疑,不被别人的眼光牵着走,这就是一种自信。
而这种直面质疑的勇气,就完全来自父母的爱与支持。
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路上,被无条件接纳过,自信心就会越来越强。
所以,当你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自信时,你只需要好好爱着他,让他知道你永远可以接住他。
孩子感受到家长为他兜底的勇气后,自信的力量才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