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学习并不只是他一个人的事,但归根到底,学习这件事的执行一定是要孩子来做的。所以让孩子对学习有自主性,是非常重要的。
但这也是最让家长和老师头疼的问题。如果孩子不愿意去执行,就算用威逼利诱、控制、命令的方式,他也不会去学。
真正的学霸,一定是能够自主学习的孩子。那在教育过程中,家长要如何去激发孩子对学习的自主性呢?
为什么补习没用
在双减之前,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报补习班。报过的家长可以回想一下,自己花了那么多钱,孩子的成绩有了质的飞跃吗?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有提升吗?
什么样的孩子补习有效果呢?就是孩子愿意去学,他知道自己某些地方基础没打好,需要请个老师再给自己讲一讲。孩子有这样的方向和目的性,补习才会是有效的。
但大部分孩子的补习都是没有理想的效果的。很多家长都是看到别人在补,于是就随大流地去补,然后孩子也不是心甘情愿,甚至是非常不乐意。这样的补习肯定是没用的。
其实补习也好,其他方式也好,最后能不能帮助提升孩子的成绩,关键就是在于孩子有没有自主学习这个行为,有没有学习的意愿和动力,知不知道要如何学习。
有自主学习的意愿,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支撑孩子有自主学习这个行为的两个条件。意愿加能力等于行为,想做、也能做、然后就会去做。
孩子想学习,也知道如何学习,然后他才能够自主学习。家长要做的,就是把他的意愿激发出来,再把能力培养起来。
但问题是很多家长并没有这样去做。为什么呢?因为很多家长还没有认识到真正的问题,也不知道如何去做。家长既没有这个意愿,也没有这个能力。
激发孩子的意愿
想要孩子能够自主学习,意愿一定是第一位的。那孩子有没有学习的意愿呢?在这个问题上,很多家长都有一个错误的认知。
其实孩子都是想学好的。就算孩子现在的行为全是上课不认真、写作业磨蹭、沉迷手机,就算他已经完全不相信自己能学好,但他内心深处还是想学好的。
而家长看到孩子的这些行为时,会把原因归结到哪里呢?很多家长都会觉得是孩子的意愿不够、是态度不好,因为那些题都很简单、他都会做,他是有能力的。
那家长错在哪里呢?错就错在混淆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孩子能够安排自己的时间、学习任务,然后能够按照计划来执行。
孩子有这个意愿,但家长还是归因到孩子的意愿上,那就是在打压孩子的自主性。家长一边打压孩子的意愿,一边又想要他能够自主学习,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家长天天给他贴标签,孩子就会被这些语言所影响。打压得多了,他的意愿就会越来越弱。那家长要做什么?家长要不断地去肯定孩子的意愿,哪怕看上去他整天都在玩手机。
家长不断地鼓励,孩子慢慢就会有改变。但这个过程没有那么快,越大的孩子,需要的时间会越长。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