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解放日报》里看了20个青少年抑郁休学的故事。
让人惊讶的是,他们大多是重点中学的优等生,原本他们的未来有无限可能。
可有一天,孩子们突然变得焦躁、厌学、悲观、绝望、厌世……
比如,有的孩子原本开朗健谈,可有一天,他不仅情绪变得激动,身体也开始莫名疼痛;情况最糟时,他对母亲大声喊出:“我要杀了你!”
有的孩子原本朝气蓬勃,却因为害怕考不上好大学,变得易躁易怒,莫名的大哭大笑,时而躁狂、时而抑郁,至今休学3年,还曾吞服安眠药自杀。
有一位花一样的少女,在感到难受时,会不受控制地在自己手上划下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痕。
……
根据中科院的调查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这意味着,每5个孩子就有1个抑郁!
这究竟是哪里出错了?科学育儿书籍推荐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电子版下载
家庭环境“出错”,孩子病了
为了恢复正常,这些孩子参加了青少年抑郁训练营。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开始了“控诉”。
19岁的韩青,从小是别人家的孩子,可她却很自卑,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是。她说:“我从来没有自己做主过。”
生活上也是这样,即便吃个饭,妈妈也按自己的喜好,给女儿夹去她觉得有营养的菜,哪怕女儿很讨厌吃。
自始至终,韩青的喜恶、感觉、情绪,妈妈都看不见;所以,妈妈自觉付出了很多,韩青却一心只想逃离。
13岁的谭谈,就读于北京重点中学,成绩保持在年级前20。她还擅长钢琴、歌剧,有上千本图书的阅读量,在同学们眼里拥有“完美人设”。
她却说:“因为母亲,我没有童年。她是名校的博士后,踌躇满志却有很多遗憾,我就是她消除遗憾的工具。”
如同一个提线木偶般,一直被选择、被安排,她很“优秀”,却没有自我。甚至,谭谈被确诊抑郁后,妈妈还是把持不住控制孩子的心理。
还有一位人高马大的男孩,每次发病就跑去超市的儿童玩具柜台,因为这是他唯一的快乐记忆,源自幼儿时期。 自从父亲接管教育大权后,嘴边只有一句话:考不上清华北大,就是社会渣滓。 男孩每天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直到中考前一个月,男孩崩不住了,哭着向母亲求救: “如果爸爸再看着我做数学题,我一个字也写不下去了……”
这些孩子无一不是来自高知家庭,受到了很好的照顾,但他们却在无声的压抑里慢慢崩溃。
其实父母的初衷也是为了孩子好,可孩子怎么抑郁了呢?
父母可能不知道,在密不透风的学习环境里,成绩成了衡量孩子唯一的指标时,他很难有其他的价值感和体验感。
所以当成绩不能证明自己的优秀,内在的焦虑又没有一个出口时,孩子就只能不断向内自我攻击,最后压抑成伤。
不要在鱼缸里养孩子
生活中,这样的父母并不少。
他们误以为爱孩子就要替孩子规划好一切,严格督促孩子向前走。
殊不知,自己的过度干预,反而伤害了孩子。
在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故事。
讲的是,鱼缸里的小鱼,每天都得到精心的照料,可2年过去,小鱼始终只有三寸长。直到有一天鱼缸被打破,小鱼被放到了院子里的水池中。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小鱼就从三寸疯狂地长到了一尺!
而这种打破鱼缸,让鱼儿更快、更好成长的现象也称为“鱼缸法则”。
小鱼需要自由的成长空间,孩子亦是如此。
一个被圈养于鱼缸的孩子,他的世界被收窄到课桌的方寸之间,没有选择、没有自由,成长之路自然变得尤为艰难。
就像《女心理师》里的蒋静,一个被母亲“圈养”了30年的女孩。
她从5岁开始就被妈妈逼着学钢琴,无论寒冬酷暑,每天都要练习10个小时以上。有时候没弹好,妈妈就在边上一遍遍叫着重来,不弹好就不让吃饭。
蒋静稍有不满,妈妈就一顿炮轰:“能给谁看呢你?长本事了你?跟谁学的啊?”
不仅如此,妈妈还全方位地监督控制她。穿什么衣服,梳什么发型,交什么朋友都要过问。甚至,她已经成年了,妈妈还备有她房间钥匙,方便随时进出。
有一次,她偷偷打鼓被妈妈发现,妈妈上来就把鼓槌扔了,质问她出门为什么不告诉自己:“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你做什么都得告诉我!”
妈妈强势的爱,逼得她喘不过气来,长期的压抑,导致她患上了暴食症。绝望之余,她写好遗书,砸了妈妈买给她的所有东西,嘶吼道: “我根本不想拿什么一等奖!我根本不想弹钢琴!我再也不想活成你想让我成为的样子,我不想要这样的生活。”
最后,她歇斯底里地问妈妈:“为什么要困住我?”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表示,一个孩子,从小被外界的声音推着走,他们无法做到真实,就只能绝望地放弃自我。
诚如蒋静,在外人看来如此优秀,内在的“自我”却是空的。她没有体验过享受自己喜欢的事是什么感觉,没有体验过“只为了让自己开心”是什么状态。
她30年的人生,全是为了妈妈的期待而活,这种母爱的绑架让她身心俱疲,甚至不惜放弃生命,以逃脱这样的负累。
鱼缸里养孩子,注定是一场悲剧,哪怕是以爱之名。
因为每个孩子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摆脱父母的期待,成为他自己。
如果父母不能看见孩子的内心,孩子又挣脱不了父母的控制,两难之境,他只能用自我放弃的方式,毁掉父母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