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个妈妈在网上发了一则求助帖,在家长群里引发了热议。
她说,那天收拾房间的时候,发现放在抽屉里的100元钱不见了,原本没太在意,以为是自己记错了。
没想到,几天之后,她给儿子整理书包的时候,竟然发现了不少零食。
把儿子叫过来仔细询问,儿子终于承认,钱是他偷偷拿走的,买了好多糖果和薯片,和小朋友一起吃,而且,已经花完了。
她很是困惑:
儿子从小到大都这么懂事,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没让家长操过一点儿心,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呢?
再说,家里吃的喝的都有,什么都不缺他的,为什么要去偷钱呢?
在我们周围,很多父母都有着同样的焦虑:这么小,就会偷钱,这可不行。
同样的焦虑的背后,是不同的应对方式。
有的父母会善意提醒,有的会严加批评,还有的,则会锁上抽屉,将零钱收起来。
其实,“偷钱”这件事,可大可小,我们既要教育孩子,更要走入他们的内心,去探究这一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
偷钱的行为
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说到孩子偷钱,绝大多数父母都“无法忍受”:我的孩子那么乖巧,怎么会去偷东西呢?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偷钱,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无律阶段(0—4岁):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会据为己有。
他律阶段(4—8岁):只注重结果,而忽略动机。
自律阶段(8—10岁):道德水平处在初步萌芽阶段。
公正阶段(10—12岁):道德感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年纪小的孩子没有明确的“物权”概念,他们无法正确地区分“我的”和“他的”。
曾经看到过一个“爸爸灵魂拷问偷窃的闺女”的视频。
4岁的女儿放学回家后,爸爸发现她穿了一件从未见过的粉色衣服。
询问之下,女孩承认她拿了别人的衣服,只因为她喜欢。
因为喜欢,所以想拥有,因为自己没有,所以就想拿走。
这就是年幼的孩子最简单,也是最正常的思维。
其实,很多孩子在童年时代都有过这样的“偷钱”的行为。
戏剧家吴祖光在他的《偷钱》一文中,回忆了他小时候的故事。
起床后,看到书桌上放着一叠铜子儿,就拿了一小部分去上学了。
次数一多,就成了习惯,直到有一天被妈妈发现了,被妈妈责问时,他羞愧地告诉妈妈,想买乒乓球拍、球网……
妈妈反问他:这是偷钱,做贼,懂吗?
第二天起床,他看到枕边有一个盒子,里面,是他一直想要的球拍和球网。
从那以后,他再没偷过东西。
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学会欣赏他们的童真,理解偷钱行为的动机,我们才能放下内心的焦虑。如何教育孩子养成好的品质?务观这6部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