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会犯错,而我们不同的对待方式,会收获不同的孩子:
如果你的教育习惯是反复的批评纠错,不停的批评纠错,你终将会收获一个自卑不自信,自我怀疑,破罐破摔,问题越来越多的孩子
如果你的教育习惯是认可鼓励支持多于批评纠错,那你就是在不断强化孩子好的一面,让优点带动缺点改变,那你就会收获一个优秀的孩子。
这里头的核心是个比例问题。英国教育家怀特海教育的目的PDF
你如果批评过多频繁,也不会正确批评,这孩子不可能好。
那有的家长就会问,这样子是不是完全不能够批评孩子,只能小心翼翼、一味“捧着”孩子了?
当然不是,该批评还是得批评,但你得注意“比例问题”,你得“会批评”
心理学教授约翰·戈特曼提出了5:1的“家庭洛萨达比例”。
即,我们对孩子的每一句批评,要配上5句鼓励,通过鼓励,用好的感受覆盖掉前面批评带来的不好的感受。
让孩子继续充满动力前行,好感受产生好行为
今天再给大家分享:
我们在批评的时候,如何正确批评孩子,让孩子真正的能够认识到错误
一定要记住一句话:
我们教育的第一步:不要让孩子把力气花在跟我们的对抗上
那我们怎么样去批评孩子,让孩子能够真正反思自己的错误,而且还不会反感我,抵触我,还不会跟我们对着干呢?
“事实加期待”
我们一定要知道,你跟孩子的沟通,如果你说什么,孩子都跟你对着干,说什么都摇头,你这个沟通注定是无效的,还伤害亲子关系
所以说我们的沟通一定要从点头开始,点头就是你说的是事实,我无从反驳。
当我们平和的说事实的时候,孩子是不会把力气花在跟我的对抗上的,
我们一定不要加上主观意识去贴标签,指责,批判,训斥
比如说:孩子写作业,我们有多少家人希望孩子能放学回来把作业写完
然后你千叮咛万嘱咐,你说:
儿子,回家记得把作业写完,妈妈还在上班
然后你下班回来,累了一天,问他作业写了没
孩子说没写,为什么没写?因为玩手机,因为看平板……
然后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就开始贴标签了:
你怎么回事,你不是答应妈妈了吗?说回家就把作业写完,你怎么老说话不算话,
你都多大了,你能不能自觉一点?能不能体谅一下妈妈。妈妈一天上班这么累,回来还要管你写作业,还有家里一堆事,你能不能让妈妈省点心
天天玩手机,成绩那么差,不好好学习,你将来能养活你自己吗?
你能不能下次好好的写作业,我又不指望你非得考前几名,你下次能不能自觉一点。
所以,当我们又开始给孩子贴标签,批评指责抱怨,讲道理的时候,孩子愿意听吗?不愿意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