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记住8个字
听过一句话:“很多父母终其一生都在孩子的心门外徘徊,他们没有找到钥匙,却怪孩子难以沟通。”
任何事情都需要技巧,与孩子好好说话也是一样。父母可以记住《非暴力沟通》的8个关键字。
1. 观察:(Observing Without Evaluating)
与孩子沟通时,用心观察,描述我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身体触碰到的事实。将事情具体化,不要带任何评判和推测。
可以参考5W(who谁\where在哪里?\when什么时候?\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的方向思考描述。
比如,妈妈看到儿子把杯子打碎了,可以说“我看到你把杯子掉到地上,摔碎了。”
用观察式的语言向孩子描述自己看到的真实状况,才会最大程度地避免孩子产生负面情绪,而引发冲突,让沟通顺利进行。
2. 感受:(Identifying and Expressing Feelings)
允许自己和孩子表达感受。
比如,就拿刚才提到的孩子打碎杯子这件事,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首先,表达关心,确保安全。
可以问问孩子:“没划着手吧,还好吗?”
接下来,安抚孩子的情绪,表达孩子的感受。
“杯子突然摔碎了,你吓了一跳吧。”说出孩子的感受。同时也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妈妈也吓了一跳。”
最后,当孩子情绪平稳了,再来教育孩子。
在沟通中,练习表达出感受,当我们表达对自己以及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也能让孩子学会了解自己的情绪,从而形成自己处理情绪的积极、正向的系统,让他们受益一生。
3. 需求:(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Our Feelings)
了解自己和孩子的需求,清楚地表达彼此“想要的是什么?”、“不要的是什么?”。
在《非暴力亲子沟通》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乐乐一个月花掉了1000多元的零用钱,妈妈很生气,但还是选择了温柔地与乐乐沟通。
妈妈询问乐乐,愿不愿意与自己聊聊,为什么这个月会花掉这么多的零用钱?
乐乐便向妈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她觉得,妹妹要什么,就有什么,妈妈陪妹妹上早教班也花了很多的钱,可是这一切,却没有自己的份。
她认为,妈妈愿意为她花钱,让她感觉自己是被关心的。她希望妈妈能像关心妹妹那样关心她。
直到这时,妈妈才真正明白,乐乐渴望的不过是自己能同等地对待她和妹妹,需要的是自己的关心和陪伴。妈妈紧紧地抱住了乐乐,表达了对她需求的理解。
阿德勒的行为目的论,认为行为的背后都有着一定的目的和需求。
面对孩子不良的行为也是一样,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才能找到有效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的路径。
4. 请求:(Requesting That Which Would Enrich Life)
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最后说出自己的请求,你希望孩子怎么做?
比如,
“杯子摔碎了,你和妈妈一起拿扫把清理干净吧。”
“看到墙上有涂鸦,我不太喜欢,因为妈妈喜欢家里干净整洁。你可以画在纸上。”
不要只告诉孩子不做什么,而是清楚地告诉他做什么?
最好是具体、可操作性的请求。将想要的回应讲得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孩子较为理想的回应。
儿童心理学家阿黛尔·法伯说:“永远不要低估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也许父母在生活中有许多的焦虑,对孩子也有着各种期待,有时,不免会着急了些。
但我们需要记住的是,我们对孩子的爱,有很大一部分需要用话语表达出来。只有好好说话才更容易走进孩子心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心理学教授贺岭峰说:“父母的第一要务,是保持好的亲子关系,这样你对他的影响就在,如果亲子关系断裂,那你就不再对他拥有影响力。”
孩子从父母言语中获得的尊重和安全感,也将让他拥有与其他人相处的能力,更好地面对未来的风雨。
点个“赞”,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语言中长大,在鼓励中前行,在温暖坚定的指引中拥有更加幸福的人生。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