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让我做,我偏做!”
有些心理较强的小孩,面对父母的吼骂,虽然嘴上不说,但内心在暗暗较劲。
这种孩子,往往父母反对什么,他就去干什么;父母越不希望怎样,他就越要活成父母讨厌的模样。
简而言之,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从父母那里拿回属于自己的力量和掌控权。
曾听过一个故事,讲的是来自江苏少管所的一位少年李亮(化名)。
他自述,小时候父亲脾气很不好,经常对他大吼大叫,有时候说错一句话都可能迎来一顿怒吼。
刚开始他很害怕,不敢回嘴,但后来,父亲越吼,他越叛逆,父亲说“东”,他偏要做“西”。
到了初中,便开始自暴自弃,沉迷网络游戏,心想:“反正我做什么都不对。”
最后,不仅荒废了学业,还因为被朋友大声吼骂,勾起了儿时回忆,连捅朋友三刀,毁了自己的一生。
心理学家默娜·舒尔指出:
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是训斥、责备和命令,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在心理上和言辞上表现出攻击性。
这类孩子会更早地进入叛逆期,情绪管理差,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往往还容易出现极端行为。
所以,吼叫孩子的后果,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我恨你,我会让你后悔的!”
微博上曾有一个热门话题:被骂后不说话的孩子都在想些什么?
有一个高赞回答是:“我恨他们,我会想着报复。”
电视剧《老爸当家》中的杜杜,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父母离异,杜杜跟着爸爸生活,但爸爸对她却奉行着吼骂式的教育,经常对她大吼大叫。
有一次,杜杜在家里换鞋时,不小心碰到了怀孕的后妈,爸爸看到后二话不说又一顿吼。
委屈的杜杜,跟爸爸大吵一架后离家出走。
出门后,遇到一个男生,对方三言两语她就跟着人家去了酒吧。
喝得醉醺醺时,想到爸爸为了怀孕的后妈骂她,便自暴自弃地说,“不就是生孩子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不了我也给他怀一个!”
就这样,一个16岁的女孩,以赌气怀孕的方式报复了爸爸的吼骂。
之前还有一个来自广西的22岁女孩,因为被误会偷钱遭到妈妈的咆哮怒吼,绝望寻死。
她觉得,只有自己死了,妈妈才会流泪后悔。
她想要报复母亲,于是孤身一人走到水库前,纵身跳了下去,好在,被路过的大叔及时救了回来。
想一想,这些惨痛的故事,怎能不令人心痛?
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提出:
儿童不良行为背后往往是因为四个错误目标,其中报复父母就是其中之一。
千万不要低估了孩子的这种报复,小的时候,这种报复可能仅限于默不作声的抵抗,等到孩子大了,这种报复只会愈演愈烈,最终赔上孩子一生。
看完这些,你是不是有些心疼那个小小的人儿呢?
那就回去多抱抱他吧!
记住:再心大的孩子,也抵不住你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一次又一次的吼骂。
不要让孩子成为我们情绪的宣泄口,也不要再以爱的名义,自以为是地“管教”,肆无忌惮地吼骂。
就像教育专家陈鹤琴说的那样:
“孩子幼小的心灵极易受到挫伤,任何粗暴武断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合时宜的。”
只有当父母学会尊重孩子,孩子才会恢复理智,衡量利弊,走上一条更健康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