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等共同发布了《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有一组数据令人触目惊心:水龙吟辛弃疾最出名十首及辛弃疾诗词全集PDF
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20%,接近于成人;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41%曾因抑郁休学;77%和69%的学生患者在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中易出现抑郁;63%的学生患者在家庭中感受到严苛/控制、忽视/缺乏关爱和冲突/家暴;虽有一半的抑郁症学生患者会通过朋友倾诉、父母沟通或其他渠道进行求助,但仍有46%的学生没有寻求任何帮助,而近30%的学生从未想过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未成年人的“精神内耗”亟待被看见。
什么是“精神内耗”
“精神内耗”是什么?简单来说,就像是开车双脚同时踩着刹车和油门,在不断拉扯中持续耗能,车仍停滞不前,无法到达追寻的终点。当内耗长期存在时会让人感到疲惫,这种疲惫并非身体劳累导致,而是个体在心理方面损耗导致的一种状态。
比如部分孩子在课堂上面临老师的提问时,心里会经历巨大的拉扯,一个内在声音说要举手回答问题;另一个内在声音却因为害怕答错,拒绝回答问题。
或者有的孩子在准备做一件事之前,虽然已经准备的比较充分,但依然会因这件事未知的困难,而感到痛苦、焦虑、害怕、烦躁、压力,在这些情绪压力下,纠结于是否真的要做这件事,踌躇不前,不断犹豫。
还有的孩子只要遇到点事,大脑里的两个小人就开始打架,开始内耗。别人用100%的专注力做一件事,而他们先内耗了50%,行动力自然就低了很多,长此以往内耗还会引起焦虑、精神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