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发了一条陪孩子的朋友圈,引来微信里一位妈妈大吐苦水。老梁揭秘:中国四大名著书籍如何提高情商的训练方法?
她说,把女儿辛苦养大,现在却经常遭到“嫌弃”:每次想靠近,女儿都会想办法避开;跟她说话,要么假装没听见,要么换来“哦”“嗯”的回应;多说几句,还大发脾气:“哎呀!你别说啦!”
这位妈妈非常挫败:“都14岁了,又不是3、4岁的孩子,动不动对长辈大呼小叫,一点不尊重;跟她沟通,完全听不进去……”
“怎么别人家孩子跟父母那么亲密,我们家却像养了个仇人?这是生性冷漠,还是情商低呀?”
听了她的描述,我很好奇他们平时和女儿的相处方式。仔细询问,才发现:
这一家子都是大嗓门,吼孩子是很平常的事。
她认为:“做错了,不可能不教育。”“平时不说,长大了,孩子还反过来怪你没教。”
她也经常用“打击式教育”。比如,很少夸孩子,“本就骄傲,夸了还不上天”;对孩子很严厉,“要‘敲打’,以后进社会,才不遭人说。”
我问,那家人之间会表达爱意吗?她发了个直摆头的表情,“没有,说不出口”,想了一会儿又补充道:“这还用说吗?哪个父母不爱孩子!”
我能明白她的心意,但却隐隐感到一阵心酸。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曾说:“家庭生活是我们学习情绪的第一个学校。”
在这个情绪学校里,家长说什么、做什么,都会影响孩子,孩子也是通过父母的言行举止,来学习如何处理情绪、如何与人相处。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们如果也用“低情商”的教育方式,损伤的将是孩子的情商和社会性。
“低情商”式教育,正在悄悄摧毁孩子……
“情商”的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沙洛维和梅耶提出,他们认为,其核心能力是:认知情绪、管理情绪、自我激励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有研究显示,这些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受到后天环境影响。
从小被挖苦的孩子,缺少共情能力。
邻居有位妈妈,对孩子要求很高。有次我们一群人在楼下聊天,孩子兴冲冲地回来,说这次数学可能考了满分。这本是一件开心的事,妈妈却冷冷地回了句,“你都考满分,那恐怕你班这次个个都满分” 。
孩子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背过的身影满是委屈,她才意识到自己的话有问题。
后来,她感慨,其实不是不在乎孩子的感受,而是自己小时候,做不来题会被说“猪脑子”;考好了,也会被说“不过是下的笨功夫而已”……这些反应,就像机械记忆。
直到现在,这些曾经伤害过她的话,还会从她口中脱口而出。很难停下来,先去关注别人的感受和情绪。
经常被打骂的孩子,管理不好情绪。
微信里向我吐槽的这位妈妈也是,她说女儿经常对家人大吼大叫,可究其原因,大吼大叫一直是他家的“交流方式”。
生物学有个解释:孩子成长中,如果受到肢体、语言、情绪等“虐待”,会导致压力过度。这时,大脑会产生皮质醇等化学物质,使他对威胁更加敏感,并随时准备应对。
父母管理不好情绪,孩子也会采取“情绪化”的应对模式。说白了,不过是大人行为方式的复制。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如果从未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在以后生活中,他们也很难去理解和尊重别人。
总是被否定的孩子,不会自我激励。
很多父母认为,打击、否定孩子,是激励孩子的一种方式。他们常常对别人的孩子客客气气、赞不绝口;转向自己孩子,就十分苛刻,没什么好话。
孩子不开心,还认为孩子小气,没有抗挫折能力。
心理学家克劳德·斯蒂尔说,被否定多了,会带来焦虑;过多的焦虑,让孩子很难有良好表现,甚至自我怀疑。
纪录片《人生七年》中的小孩尼尔,从小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却经常因犯一些小错受到责备。后来他变得敏感、自卑,甚至颓废,成了一个有精神疾病的流浪汉……
跟父母不亲的孩子,缺乏交往能力。
孩子的社会性,从出生起就开始了。父母养育、陪伴孩子的整个过程,都在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如果父母羞于对孩子表达爱,很少跟孩子亲近,孩子的交往能力,也会受到影响。长大很可能害羞、冲动,渴望爱,却又不懂爱。
这样的孩子,在亲密关系中很吃亏,需要很努力,才能突破自己。
所以,很多父母会疑惑,怎么一到青春期,原本听话、懂事的孩子,就开始态度“恶劣”,排斥自己?
其实,不过是埋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伤口,积累的“怨气”,在自我意识觉醒后,开始隐隐作痛,想要寻求出口而已。
父母觉得孩子的行为、态度有问题,孩子可能也正在忍受父母不当的对待方式。
他们直到长大成人,都受困于“情绪”和“交往”问题,甚至讨厌自己,为何身上总摆脱不掉父母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