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感觉时间好像越来越不够用。
但同样地,每个人都是每天24个小时,有的人可以做许多事,有的人就只是「瞎忙」。
说起时间管理,不在于一天安排了多少件事儿,抓住重点,提升效率,才是最重要的。
这是一篇针对青少年的自主时间管理攻略,以及针对低年龄孩子的一些时间管理补充,无论您的孩子处于什么年龄,相信您都会有新的收获~
01 吃青蛙法则,抓住重点
全球知名的时间管理大师博恩·崔西在他的著作《吃掉那只青蛙》中提出了一个「三只青蛙」法则。
青蛙只是个比喻,博恩·崔西的核心理念其实是告诉大家——做事情要先从最重要、难度最大的事情开始。
因为最棘手、难度最大的问题容易引起我们的畏惧心理,会让人产生拖延,甚至逃避。
而一旦把它们解决掉,就会获得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就容易把接下来的事情做好,战胜更多的困难。
我们可以把这个法则教给孩子,当他们做事拖延,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找到「青蛙」,然后集中精力把它们「吃掉」。
第一 做一份计划表
在《吃掉那只青蛙》一书中,作者开篇就提到了制定一份计划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做事拖沓和缺乏动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为什么做这些事情,感觉迷茫和混乱。
因此,一份计划是好的开始最重要的一步。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不吼不叫根治孩子拖拉磨蹭怎么办的问题
一份长期的计划,需要具体、定量、可实现、有关联性和时限,那么每天的日常计划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我觉得是——提前。比如,明天要做的事情,提前一天晚上,或者下午吃完饭的时候,就要想一想。
因为列出清单后,大脑就已经开始行动了,整个晚上潜意识都会围绕着这份清单转,通常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脑海就能迸发出灵感,让我们更快更好地完成当天的任务。
另外一点可能因人而异,但我们建议,把要做的事情动笔写下来,而不是口头表述一下或者在脑海里想象。
风靡一时的《子弹笔记》创始人,在他的TED演讲中提到过,无法集中精力专注于一件事的人,或许只是因为注意力被分配到了过多的事情上,不知道应该从哪一件事情开始,如何做起。
这让人们患上了「决策疲劳症」,让我们的大脑空间不足,格外焦虑,且压力变大。要清理大脑的空间,变得专注,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把想法写下来,这让我们能够明确看到它,再处理它。
对于孩子而言,我们可以多用一些模板,让这个过程变得简单高效,同时可视化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让他们轻松get到自己需要做什么。
德国从幼儿园开始,会给孩子们制作可视化时间表。儿童非常喜欢固定的程序和重复活动,使用可视化流程图,能够给孩子需要的秩序感和可预测感,对孩子保持每日固定程序非常有帮助。
可视化流程图能够让孩子对先后顺序有概念,也许他们无法说出吃零食的确切时间,但他们会知道这发生在午睡之后和洗手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