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一套基于客观标准的制度
我曾经说过 ,最糟糕且无效的管教就是用情绪管教。也就是说孩子能不能做某事并没有具体规则,只看大人的心情好坏:心情好了什么都行,发飙了那就肯定没戏。这样的管教就是基于“人制”而不是“法治”,孩子心中不可能会有规则,他想做什么事不会问问自己这样做应该不应该,是对是错,而是会观察你的脸色,推测这件事的成功率。你用情绪管教越多,发火越频繁,他就越能掌握规律,很快他就会摸清楚你在什么情况下什么心情,也就越来越擅长钻你意志力薄弱的空子。譬如说有些孩子一出门就作妖,因为他知道父母爱面子不会让他当众打滚,特别容易满足他要求。
所以,我们一定要制定一套基于“客观”的制度,也就是说这个制度是不会因为自己的心情而改变的。
举几个例子,上床时间就是9点,每天看电子屏幕就是7:00-7:30,每周只买一次玩具,吃两次糖……当然具体细节你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来调整,但一定要制定一个这样客观具体的制度条款。而不是总是靠自己的主观意愿来指导孩子行为,孩子提一次要求,你就沉吟考虑一次,没有客观的制度来限制,你答应和不答应很大程度上会被心情影响,也就很难坚持底线了。
所以,我们的家庭需要制度建设:和孩子一起商量好规矩(3岁之前你来定,3岁之后可以让孩子参与一起定),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告诉孩子需要这么做的原因:不睡觉长不高,看屏幕时间长了眼睛会坏,总买东西很浪费,等等,取得孩子认同之后,写成文字或者画成画儿贴在墙上。每当孩子提过分要求的时候,你不需要沉吟考虑,也不用指责训斥,直接平静的提醒他:我们家有规矩啊,还记得吗?不记得去看看那张纸
妈妈,我可以再玩会儿吗?不能,因为快九点了
妈妈,我可以看IPAD吗?不能,因为还没到ipad时间
妈妈,我能买那个娃娃吗?可以啊,拿你的零花钱吧。噢!花完了啊!那没办法了。好可惜哦~~~~
当然,这样的拒绝可能会让孩子哭闹,闹得太厉害又会让人头疼,难以坚持,那要怎么办呢?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