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说:“思考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事实正是如此,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会有创新能力,进而更好地掌握人生。能够独立思考的孩子,往往会有自己的主见,做事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具有自己的个性和自信,这也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素质,孩子能够独立思考,遇到疑难问题时,就不会向父母寻求直接的答案。
独立思考能力也是优秀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想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父母就要学会放手,不要强迫孩子事事听话,而要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孩子,激发孩子的主动权,不要总是给孩子答案,而要多问为什么,激发孩子独立思考的意识。
经常看到一些孩子会说:
“妈妈,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妈妈,你说怎么办吧!”
“爸爸,你去帮我做……”
这些孩子在遇到困难时,本能的想法就是请父母帮忙,帮助他(她)们做思考,帮助他(她)们做选择、判断。针对不同的孩子,父母应该利用生活中发生的具体问题,提供机会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自己面对问题,并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畅销书排行榜前十名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电子书
一、从生活小事做起,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孩子
一个人从小到大面临无数次选择,怎样才能做出最好的选择,考验的是一个人的主见和选择能力,所以让孩子具备选择的能力,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非凡。
但是,放眼当下,我们看到很多的父母习惯于把孩子的选择权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里,为孩子做选择,替孩子做规划,喜欢替孩子包办一切,不是命令孩子做这个,就是阻止孩子做那个,没有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忽略了对孩子主见性的培养。
如果父母一味地替孩子拿主意,替孩子做选择,造成的结果往往是这样的:孩子失去了自己思考和判断的机会,独立决断能力得不到发展,这样孩子在以后会变得不自信,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会自己拿主意,只会顺从别人的意思。
一位好朋友的女儿上三年级了,学习成绩很好,平时也乖巧听话,从来都不让家长老师操心。但有个缺点就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干什么都没有主见,别人说什么她都信。
常见的情景就是:
“妈,我今天穿什么呀?”
“妈,我爸说了,让我学个跆拳道。”
“爸,我妈说了,要我报个钢琴班。”
“爸,我们老师说了,学校要办个比赛,我参不参加?”
也许很多家庭的孩子都会这样,享受着家庭过多的溺爱,几乎什么事情都不用操心,渐渐地成为了习惯。不知道穿多少衣服,天气一有变化,家长叮嘱该加衣服了,天要变冷了。
相信没有哪位父母希望将来自己的孩子变成不自信,没主见的人,那么,父母就应该学会放手,把选择权还给孩子。
在孩子成长的阶段,怎么做才是合适的呢?
1,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在适度的范围内做选择
2-7岁的孩子,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一些选项,让孩子从中选择。
比如周末跟孩子一起商量,“你想去公园玩还是去游乐场玩?”给孩子买衣服时,在样式、颜色等方面。经常这样让孩子思考做选择,培养孩子做决定的能力。
2,对于年龄大一点的,要征求孩子的意见,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
有的父母习惯用命令的口气要求孩子做事,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命令就意味着孩子必须听你的,孩子失去了跟你商量的余地,也会引起孩子的不满,所以父母要做的是,做什么事情跟孩子商量。
“这件事怎么做才会更好呢?你有什么想法呢?”
“我觉得你先把作业做完,再看电视会更好一些,你认为呢?”
这样不仅表达了对孩子的尊重,也让孩子学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处理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