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虽然你哭了,但是妈妈看到你在努力控制情绪”
想要孩子有颗“钻石心”,你需要谨慎赞美,常常“看见”。
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只是“被看见”,不带褒贬的描述!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鼓励孩子的努力、坚持、专注、进步,来代替空洞的“你真棒!你真厉害!”
努力:宝贝虽然还是会哭,但是妈妈看到了你一直在努力控制情绪!
策略:哇,我的宝贝你想到了这么多方法让自己开心,你想到了这么多坚持去幼儿园的方法!
坚持:上幼儿园很不容易,但是你上幼儿园一直在坚持,每天都坚持早早到幼儿园。
专注:宝贝今天早上洗漱吃饭穿衣做的很快做的非常好,那是你做的时候很专心!
进步:妈妈每一天都看到你在进步,你哭的时间短了,笑脸多了;现在自己吃饭越来越好了;你可以自己上厕所了等等
07
“我的孩子是个天才”
心理学上有一个自证预言现象,是指他人的期望会影响行为模式,从而使现实最终向期望靠拢。
爱迪生小时候思维异于常人,老师认为他有精神缺陷,妈妈却坚持说:“我的孩子是个天才,他将来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父母给孩子怎样的“暗示”,就会塑造出怎样的孩子。
消极的心理暗示,是画地为牢,使孩子日渐颓废气馁,把未来困入囚笼;积极的心理暗示,却是点石成金,给予孩子勇气和力量,引导他扬帆远航。
08
“别人的评价都是主观的,并不都是真实的”
教会孩子客观自我评价,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并在生活中教会孩子哪些评价是符合事实的,接受;哪些评价是不符合事实的,忽视;对随意的不负责任的恶意评价,不用理会,漠视!
可以带孩子去玩哈哈镜,观察镜中自己各种变形扭曲的形象,借机向孩子解释别人对他的评价,有时就像哈哈镜一样,并不是真实的自己。
这样孩子不会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而崩溃、玻璃心!
09
“你值得一切美好的事物”
如果父母经常把“穷”“没钱”“你要那么好的东西干嘛”挂在嘴边,这些话语就会像细胞一样,在孩子体内扎根繁殖。长期这样会剥夺孩子追求幸福的勇气和力量。
清华教授彭凯平说:“如果总是告诉孩子家里‘缺’,我们没有别人好,其实是一种贫穷感的灌输。”
真正有格局的父母,是不抱怨、不诉苦;满足孩子合理的需求,带着孩子感受生活的美好;
用乐观的生活态度影响孩子,身体力行地向孩子展示努力的意义,告诉孩子“你值得拥有美好的事物”。
10
“宝贝,你就是独一无二的宝藏”!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
我们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不同的生命,再把他们分成三六九等。
教育是唤醒,不是改造。
父母的使命,是理解和悦纳每一个孩子的不一样,是关注并呵护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需求,然后允许他以自己独有的姿态绽放。
到底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根本没有标准答案。
育儿就像开车,没有任何一段路况,可以让我们定速巡航、高枕无忧。
我们只能睁大双眼,随着路况调节车速,时而变道,时而刹车,偶尔遇到红灯,该停就停。
一颗丰盈的的内心,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宝贵的礼物。我对两个孩子的期待,从不是学霸,只要成为热爱生活,有内心追求的人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