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尊重边界原则
健康的家庭当中,成员之间应该是有边界感的。
家庭当中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的隐私。你可能会问,我们都是亲密伴侣了,还需要什么个人空间。再亲密的人之间也需要有各自的空间,健康的灵魂是在自我空间中形成的,一个不断跟别人纠缠,没有一点自我空间的人很难对自我和他人有正确认知,他没有办法反省自己。所以,家庭当中一定要给每个家庭成员留有空间,夫妻各自要有自己的空间,孩子也要有自己的空间。在自己的空间里,人的精神才能彻底放松,才能得到休憩,人也才能完完全全地直面自己,看清自己。当你累了,感到烦躁了,就可以回到自己的独立空间,把门关上,独自静一静,放一段音乐,喝一杯茶,回归自己的内心,这是一种很好的自我疗愈方法,能让你很快恢复精力。
荒谬的是,现在竟然还有一些父母会在孩子的房间安装摄像头,想24小时看着孩子。这会让孩子没有一点自我空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孩子会肯定会陷入情绪化反抗,你要盯着我,我就让你盯着,我也不要什么隐私了,我就摆烂,想怎样就怎样,不顾尊严,也不顾面子,这是很糟糕的一种状态。所以,一定要给人留有空间,必要的时候适当装糊涂,过度的监控会让人难以忍受。如果留心,你会发现,社会监控程度越高,人的觉悟就越差,因为道德主要靠自律而不是他律,任何形式的他律都是一种压迫,会激发人的不满与反抗。所以,家庭里面一定要给每个成员留有隐私空间,伴侣之间最好不要随便翻看对方的手机,父母最好也不好随便翻看孩子的抽屉。
人不仅需要独立的物理空间,还需要独立的心理空间。因为每个人的经历、每个人所处的人生阶段不同,所以每个人对世界的看法也会不同,各自都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心理空间。如果原生家庭的母亲比较强势,儿子可能会对女性有种敬畏感,会表现得没什么主见。这其实就是他的心理空间,是他独特的内部环境,要想与他有好的互动,就要看到这一点。如果你是一位女性,你跟他相处时会发现,他很怵,很怕你发火,这其实是他妈妈对他造成的影响。但你要知道,你不是他妈妈,你不能因为他怵你,就随意对待他,他最终会反击你,如果你们是伴侣关系,他会回到伴侣的位置上用伴侣的角色跟你互动,你会发现他反反复复,一会儿顺着你,你说什么他都听着,一会儿又不肯顺着你,好像处处跟你作对。你要想理解他的状态就必须清楚他内在的心理空间,了解他对待事物的方式。家庭成员的心理空间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很大,如果父母总是争吵,孩子就会犹豫不决,你会发现,很多拿不定主意、总是优柔寡断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难以统一意见的父母,爸爸讲一种道理,妈妈讲一种道理,孩子根本不知道听谁的,慢慢的,他的内在就会陷入混乱,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立场和角度。
文化空间也很重要。如果你来自一个更自由的原生家庭,你的伴侣来自一个相对专制的原生家庭,你们的文化取向就会不一样,他可能更强调传统文化的权威性,你更加强调现代文明当中的平等意识,你们之间就会有文化上的分歧,甚至有可能你们有不同的信仰,你信基督教,你的伴侣信佛教,你们在文化取向上的分歧也会很大。解决这些分歧的方法就是保持边界,把对方当成一个独立的人看待,接纳对方和你的不同,他的文化取向跟你不同,心理空间跟你不同,原生家庭以及成长经历也跟你不同,你们之间有很多的不同,要想带着这些不同和谐共处就必须给彼此留有空间。10本经典家庭教育书籍推荐
五、小结
家庭是幸福的驿站,是相互学习的场所,是不断发现、发展、创新的智慧之地。千万不要把家庭当负担,要将其视为学习的道场。你要在家庭当中学会跟其他家庭成员相处,要学会处理你们之间的不同,学会彼此尊重,共同发展。当然,家庭当中难免会有矛盾,而处理矛盾也是需要学习的。家庭矛盾不能回避,需要认真应对,需要家庭成员坐下来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讨论不是无休止的争吵,不是非要分出谁对谁错,而是要找出造成这些矛盾的深层原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我希望我的分享能提供一个框架,让你学会审视自己的家庭,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与家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