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在质疑一个问题: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不是真的那么大?
答案:非常大!
父母每天都在用语言定义和描述着孩子,很多孩子逐渐变成父母所描述的样子。有的孩子被这些语言“驱赶”,最后成为了语言里所塑造的那个人。回想一下你平时是如何和孩子说话的呢?
我见过很多家长,例如:带着宝贝去公园,孩子看见了水,想要玩水,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不许玩水,离水远一点。那水不干净,多脏呀!”随着家长的干涉,孩子玩水的心情瞬间被浇灭 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来。幼儿启蒙英语教材英语四级词汇语法漫画书全18册超清PDF
又或:“你怎么这么笨呀?什么事情都干不好!那脑子怎么就转不过弯儿来?笨死了!”慢慢的 随着孩子长大,学习遇到问题,自己会觉得我就是这么笨,什么也不会,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
孩子想要帮忙扫地、拖地,有些家长觉得孩子现在还小,干不了,于是就对孩子说:“行了 快别捣乱了,你还小呢,现在什么也干不好”………于是,孩子遇到事情会觉得,我小呢,干不了,那么长大之后他也会有类似的认知,觉得自己什么也干不好。
那么如果我们换种方式去和孩子沟通呢?
下面来试试:你正在洗衣服,孩子看到你在洗衣服, 也想要试试
家长说:“你想试试吗?”
宝贝:“嗯”
家长:“哇,你真是一个乐于参与的宝贝,你试试吧,看看怎么可以把衣服洗干净呢?”
过程中,孩子也许会把水溅出在地面上,也许洗的不赶紧,妈妈仍然能够温和而坚定的鼓励孩子:“妈妈看到宝贝在非常认真的洗自己的衣服,你是一个乐于尝试的宝贝,谢谢你, 洗衣服的过程看到了你的认真,给你点赞!”
如果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说话方式 孩子听了会非常乐意。每次我家孩子要做一些事情的时候 了,我都会用类似的方式去鼓励他,让他去尝试,体验这个过程,每次宝宝听了以后 觉得自己有成就感,感觉自己得到了认可,特别开心 下次他还乐意这样去做。
除了语言之外,父母的行为模式也在影响着孩子。
我们想一想,孩子和世界相处的方式是向谁学的?待人接物是向谁学的?对别人的不同态度,会如何反应?
孩子每时每刻都在学习。
孩子在与父母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如果孩子做错了事,被父母打哭了,他就学会了一件事:谁有权力,谁就说了算。父母一不高兴,就把孩子关在门外,说“我不管你了”,他孤单地在门外哭。这时,他又学会了一件事:生气的时候,要马上翻脸。
这些错误的互动方式,会让孩子的是非观、情绪处理能力等都出现偏差。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 “复印件”上的信息如果有错,一定是 “原件”出了错。
父母的语言在塑造孩子,父母和孩子的每次互动, 都在影响着孩子。孩子在观察父母的反应、模仿父母言行的过程中,建立了他们的世界观。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做成长型思维的家长,跟着孩子一起学习、成长!在育儿路上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