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首先感到轻松的应该是孩子,其次按说应该就是家长了,孩子的作业量减了,课后的各种学科类培训班也大幅压减了,应该是既省了精力又省了金钱。
但事实上,“双减”后一些家长仍然焦虑。一个实际问题是:孩子多出来的时间要做什么?尤其是放学回家后和周末这些需要家长来帮着参谋安排的时间。对此,各类媒体发表连篇累牍的相关文章,笔者搜集到“双减”实施后两个月内的40多篇给家长提的建议文章,粗略统计,最多的两条建议是让孩子多阅读和多运动,再就是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其他还有如增加同伴间的交流,增加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多参加各种活动,也有个别老师谈到了要改变“粗犷的增长”观念,不要再搞疲劳战术,做完作业就要休息,以利来日再“战”……
老师和专家的建议是否消除了家长的焦虑?对于“双减”带来的学生空闲,不少家长不是选择一两个项目来填充,也舍不得让孩子玩和休息,而是选择什么项目都不能落下!并不算长的一段课后时光,运动要安排,阅读也要有,特长兴趣一定要培养,学业成绩也不能下滑……
这里有一张笔者认识的家长给自己小学二年级孩子做的周三课后时间安排表:
16∶30—17∶30户外运动
17∶30—18∶30晚饭
18∶30—19∶00外语
19∶00—19∶15芭蕾练习
19∶15—19∶45数学
19∶45—20∶00声乐练习
20∶00—20∶30写作业
20∶30—21∶00自由阅读
21∶00—21∶30绘画
21∶30洗漱睡觉
16∶30—17∶30户外运动
17∶30—18∶30晚饭
18∶30—19∶00外语
19∶00—19∶15芭蕾练习
19∶15—19∶45数学
19∶45—20∶00声乐练习
20∶00—20∶30写作业
20∶30—21∶00自由阅读
21∶00—21∶30绘画
21∶30洗漱睡觉
这张表把孩子的所有课余时间都安排好了,项目满满:包括运动和阅读,其中运动给了足足一小时,具体安排了小学阶段规定的各种项目,跑圈后对体育课上学习的项目进行加强训练,最后再玩一会儿球类;这里面也包括了发展兴趣爱好,可以看出多是偏文艺类的,家长也充分考虑了孩子自身的特点和气质;当然也没有放弃学业,主课都有安排,主要是进行复习和预习,也有一定的练习,当然也有充足的做作业时间(“双减”一段时间后,家庭作业没了,这个时段都被家长分配给了主课)。最可贵的是,在兼顾了所有项目后,这张时间表还能是很“健康”的:晚上10点前入睡,基本保证了孩子有10个小时左右的睡眠;后来睡前还安排了眼保健操;吃饭给了一个小时,不至于饭后就要进入学习状态;还非常注意用脑卫生,项目都是动静搭配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真正的执行过程中,每个项目还自带3—5分钟的小憩。即便这样,笔者还是感到安排得很满,把孩子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瓜分掉了,像列车时刻表一样具体、精准、冰冷、充实、高度程序化。课后的5个小时几乎全都是“规定动作”。其实,这是不少家长焦虑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表现:对充满未知的未来而言,什么都可能是有用的,每天花一些时间培养出一点什么技能或能力来,将来孩子万一能派上用场呢?
而且这并不是孤例,很多家长可能没有这位家长的毅力和条理性,也没有这么高的执行力,但家长对孩子空闲时间的焦虑是共通的,孩子有大段的时间没有被安排,他们就会认为孩子虚度了光阴,内心就会感到不安。
但自古至今,这种完全被安排了的、没有一丝空闲的生活,显然不是孩子应该有的生活,没有玩的时间被认为是违背儿童天性的。但它错在哪儿了呢?
首先,孩子需要自由时间来发展创造性和适应力。美国儿科学会的研究表明,一段时间无组织、无计划的自由玩耍有助于孩子变得更具有创造性,更易于发现自己的激情和兴趣点。不加限制的儿童间的自由游戏,还可以自然地发展出解决人际交往问题的能力,甚至能更好地发展出适应环境的能力。
其次,孩子自主支配时间也是发展健全人格的需要,是尊重个体的需要。自主决定做什么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缺乏自主决定的孩子不会充分发展自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对事物缺乏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最后,比上述两点更为不利的是,完全限制孩子的自主决定权,还是在打击、削弱甚至扼杀孩子的生命活力。教育规律、原则有很多,个人感觉比较重要甚至应该放在首要位置的是不能扼杀孩子与生俱来的生命活力。这种生命活力包括:探索世界的主动性、好奇心;做事会有一定的勇气,如初生牛犊一般;在一天之中经常会萌生出做某事的热情和冲动,探索的热情,与好友交往的热情,做自己喜欢的事的热情……不需要别人督促,这股要做点什么的热情完全发自他们的内心;最后还包括在一定范围内应有的自信或称自我效能感,孩子是弱小的,但也有其特有的自信,或许在搞砸一些事情时,他们会有短暂的情绪低落,但并不能改变他们自信阳光的底色,他们有自己也不知道的一句潜台词:“我还小,我还有无限的机会,我有使不完的劲儿”……
这种生命活力是每个人的初始动力,人生后来的成长与发展都与之相关,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生命活力最充沛的年段,甚至人生的后续阶段都可以看作是这股初始动力的惯性延续,正如心理学家塞德兹所说:“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一生的雏形。”早年就没有了蓬勃向上的活力,他们一生对外在世界的探索与参与、对内在自我的反思都会动力不足,他们会成为没有更多自主意愿的人,机械的人,甚至是麻木的人。所有这种呈现为熵减的、积极向上的、促使人不懒惰的动力在儿时都是最强烈的,教育的首要原则就是不能打击、限制它,而是应该引导它、维护它、涵养它,涵养的途径就在孩子决定自己行为的那一刻,孩子由内心迸发出一股想要做一件事情的冲动与热情,而且他真的去做了,这一刻他便是天地间一个小生命的全权主人,不管结果好坏。
因而,在上述时间表中,我们一定要加上由孩子自主抉择要做什么的一段时光,或可称“自由活动时间”,哪怕只有一小时。
在孩子的空闲时间里,家长并不是无所作为的。家长可以观察孩子的行为,确定孩子的兴趣方向;可以正向引导,比如在孩子的兴趣方向上,展示人类科学文化与大自然的魅力;也可以为孩子的爱好提供资源,让他们越玩越专业;还可以成为孩子的玩伴,与孩子一起玩到更高的境界。除此之外,家长还要为孩子的“自由”限定好安全边界、道德边界,避免一些不应发生的事情,安全至上,但也一定要遵从必要原则,避免过度保护、过度要求造成孩子的受限感。
这里还要单提一下电子游戏,电子游戏不是自然产生的游戏,是专业人员按照人类心理特点(甚至应该说是弱点)而精心设计的“局”,强烈的戏剧感和远超现实生活的意义感接踵而来,让人沉迷于虚幻的假象中,如孩子无法做到适度,就尽量少接触、晚接触。消除焦虑症的最好方法?陈默如何做不焦虑的家长40课完结
鲁迅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我们应该极力用理智和科学的观念克服对孩子空闲时间、自主行为的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