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终认为,高校培养的,应该是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垃圾。
一个拥有高学历的坏人,进入社会,带来的恶劣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唐山烧烤店事件后,太多人在网上发表愤怒和谴责。
西南政法大学的学生刘某,在朋友圈这样说:
“感觉这个人(被打女孩)就运气不是很好吧。”
“我喝醉跟他(打人者)差不多,谁跟我逆着来,我TM弄死他!”
“表达同情的同时,劝她反思一下为什么中奖的是她?”
这些话,瞬间引发了热议。
很快,西南政法大学做出了回应,给予刘某警告处分。
有人不明白,在朋友圈表达观点都不行了?学校处分,至于吗?
即使朋友圈算他的私人领域,即使他没有传播这种观点。
可这恰恰表明,他表达的,就是他的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要知道,刘某是学法律的。
可这些言论,像学法的人该说的话吗?
没有证据,更不是现场目击者,就开始主观判断臆测,他对法律的敬畏呢?
对受害女生不加同情,受害者有罪论,他的公平与公正呢?
他说自己喝醉酒,也是同样的德行,将暴行轻描淡写为“醉酒失去理智”,他这是在共情施暴者?
一想到这样的人,进入社会,可能从事法律工作,就不寒而栗。
试想一下,当你被性骚扰,他却告诉你,反思你自己;
当你被无故暴打,他却说,喝醉酒的都这样。
那这,将会成为所有老百姓的噩梦。
法律的尊严荡然无存,普通人的权益,根本无法保证。
所以,对刘某的惩罚,不仅是对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
一个拥有高学历,将来还大概率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如果失去了正义感和良知,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灾难。
高学历,不代表好人品。
徐世昌曾说:“凡建立功业,以立品为始基。从来有学问而能担当大事业者,无不先从品行上立定脚跟。”
要想成才,先学会做人。
可是,近些年来,高校里那些层出不穷的事件,总在刷新人的认知。
今年5月份,大连某高校2020级学生,在校内公厕偷拍女生。
他胆大包天,趁着女生上厕所时,从隔壁间下面的缝隙,伸出手机来偷拍。
对于他的行为,学校给予留校察看一年处分的决定。
太多人,认为这个处罚,太轻了。
这件事,最可怕的是什么?
他是医学生,也会是将来的医生。
大多数女性,去医院时,面对异性医生,都要不断克服羞耻心理,安慰自己“医生眼里没有男女,只有病人”。
可现在呢?
当患者因为病情,不得不在他面前一丝不挂时,谁知道,他会做出什么事?
谁能保证,自己的身体,下一秒会不会出现在其他平台,被人品头论足?
还记得年初时,日照某医院麻醉科医生,在给女患者做妇科手术时,直播整个手术过程。
他多次将拉近镜头,对准患者的私密部位,直播长达一小时!
即使后来被严肃处罚,可患者的尊严呢?对她造成的痛苦呢?
这样的人,进入医学界,是医生的耻辱,也是患者的噩梦!
在恶的苗头出现时,如果不及时掐灭,将来,还会有受害者。
之前,香港《大公报》报道;港大一位博士生,曾3次在公共场合,偷拍女性裙底。
当时,他被判入狱两个月。
父母多次为他上诉,法官也欣赏他的才能,想重新给一次机会,改为社会服务200小时,给予心理辅导。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改正,反而有了错觉:原来,有能力的人,是会得到优待的。
此后,他再次偷拍10名女性裙底,照片高达194张。
就连办案人员都慨叹:如果再放任下去,将来,他很有可能成为高智商犯罪。
到那时,承受后果的,只会是更多无辜的人。
高学历,不该是他们的遮羞布。
正如博主@苍南派说的:
希望高校对女生进行偷拍、猥亵、下药的男生,被抓走、全校通报、全校唾弃。
父母亲戚都觉得脸丢尽、邻居指指点点、以前的同学都骂他拉黑,名字和龌龊事永远留在互联网上能被搜到、以后找工作极困难。
只有这样,那些有犯罪想法的人,才能悬崖勒马,做个人。
我为什么想写这篇文章?
网上有这样一段话:
“有德有才是精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
一个有才华的人,如果不受道德约束,那么他的能力越大,危害就越大。
复旦投毒案里,林森浩为报复室友,在饮水机里下毒,药量超过致死量的10倍!
成绩优异的马加爵,却因与同学积怨,连杀4人。
北大学霸吴谢宇,弑母后,面不改色,反侦察能力,让他像正常人一样,逍遥了一段时间。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
超强的学习能力,让他们目标清晰,行动力强。
也让他们在产生恶念时,显得尤为残忍。
越来越注重教育的时代,我们培养孩子读大学、进名校,让他们成为高学历人才。
可“人”在“才”之前。
高校,作为给社会输送人才的地方,更该将育人放在首位。
我始终认为,我们努力学习的意义,不是找份高薪的工作,更不是升官发财。
而是习得,如何成为一个更好,更完整的人。从而,才能推动社会,一点点前行。
人的品行,才是最高的学历。
能力能决定你走多远,而人品,决定你在那个位置待多久。
就像建一座高楼,品行,就是基础。
不管你盖得多高,装饰得多么富丽堂皇,基石不稳,终有崩塌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