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养,让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曾有人问国学大师曾仕强,为什么有的孩子走到哪都不受欢迎?
他的答案十分扎心:
一味放养。
在孩子小时候,给他们无限的自由、快乐,尽情释放孩子的天性。
自以为是“静待花开”,可实际上,却是放弃、是放纵。
其实,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用无理取闹的方式来试探父母的底线。
正如心理学家乔丹·彼得森说的:
“小孩子就像寻找墙面的盲人一样,需要不断地前进和尝试,然后才能发现自己的边界在哪里。”
而有远见的父母,绝不会撒手不管,而是像有经验的牧人放牧一样:
给予孩子充足的爱。
但同时,也不会忘记用规矩和惩罚为孩子建立起边界意识。
所谓“牧养”,就是在爱与规矩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绘本《我永远爱你》中有这样一个的故事:主人公阿力是一只小熊。
有一天,他想给妈妈做早餐,却不小心打碎了妈妈心爱的碗。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问妈妈:“妈妈,如果我把枕头弄得羽毛满天飞,你还爱我吗?”
妈妈笑着回答他:“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把羽毛收拾起来。”
阿力又问:“如果我把画画的颜料撒在妹妹身上,你还爱我吗?”
妈妈耐心地说:“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负责给妹妹洗澡。”
阿力想了想,继续问道:“那如果我忘了关冰箱门,妹妹把冰箱里的东西都拽了出来,你还爱我吗?”
妈妈还是那句话:“我永远爱你,不过,咱们就没有点心吃了。”
《规矩和爱》一书中这样写道:
“在没有规矩的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敬畏;
在没有爱的规矩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自卑。
只有在爱与规矩中长大,孩子才能学会谦卑和自信。”
牧养就是要告诉父母:
爱孩子与立规矩,从来都不是一道单选题。
相反,越是爱孩子,越要给孩子立规矩。
小到做错事情要承担责任,大到遵守学校、社会的规章制度,坚守内心的道义。
最终,让孩子学会如何与世界相处,如何与他人交往,成为一个知书达理、温文尔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