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有一条普遍认可的公式:
“一个优秀的孩子=60%的家庭教育+30%的学校教育+10%的社会教育。”
由此可见,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而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那么,父母要怎么做才能培养出自信、温暖、人格健全的孩子呢?
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给出了他的答案: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给中国式家长攻略的52堂必修课mp3
慢养、牧养和顺养。
慢养,尊重孩子的生命规律;
牧养,教会孩子如何与世界相处;
顺养,让孩子全力以赴追求自己的热情所在。
只有三者齐备,孩子才能怀揣着热情与敬畏,一步步走向那个更加优秀的自己。
- 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
李明新校长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慢养,就是在育人上尊重生命,有耐心、不盲从、不急于求成、更不能够急功近利,应该让生命按着自身的规律一点儿一点儿地成长。
因为生命的成长是需要日积月累的,绝不能‘催化’成长。”
这让我想起了台湾的一位父亲。
他事业有成,曾担任过美国休斯飞机公司经理、台湾文教视听节目副社长等重要职务。
然而,他的四个孩子中,却有三个都是“问题少年”。
特别是老二,小小年纪就满嘴脏话,经常打架、闯祸,甚至曾试图用火柴点燃邻居汽车的油箱。
可没想到,在父亲的悉心引导下,多年后,这四个孩子居然都成材了。
老大毕业于耶鲁大学,成了卡内基培训机构的总经理;
老二读了加州大学的博士,成为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副院长;
女儿从加州大学法学院学成归来;
小儿子则读了斯坦福大学的硕士,自创公司。
而这位父亲的秘诀,总结起来就两个字——慢养。
老二上初中时,成绩很差,甚至还考过零分。
但父亲却始终没有对他发火,而是耐心地询问儿子,对以后有什么想法。
正值叛逆期的儿子无所谓地说:“上职高、当垃圾车司机。”
还嘲笑父亲孤陋寡闻,说垃圾车司机的薪水比教师还高。
虽然内心很焦虑,但父亲还是摸着儿子胳膊上的肌肉,鼓励道:
“去考垃圾车的司机,大概可以考得上!”
后来上了高中,老二又迷上了摔跤。
母亲担心儿子会受伤,但父亲还是一如既往支持他,让他感到自己被尊重,渐渐理解了父母的苦心。
从此,开始发奋读书,成为名校的医学博士,最终成为医学院的副院长。
这位父亲,就是被称为“台湾卡内基之父”的黑幼龙。
教育,本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养娃也不是驯兽,而是种树。
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引导,让孩子认同做事的共同目标,从而产生内在的驱动力,主动自觉地去做事。
父母多一点耐心,多一分淡定,暴戾、叛逆的孩子才会变得上进、积极和懂事。
就像黑幼龙在《慢养》一书中写的:
“教育孩子不要太担忧、太着急,不求一时的速度与效率,不以当下的表现评断孩子,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
慢养,可以让孩子发现最好的自己。”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期。
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成长轨迹。
不强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不拿孩子跟别人作比较,不逼迫孩子进入快车道。
被这样“慢养”大的孩子,才会变得自信且乐观,温暖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