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3岁前,孩子需要的是身体感官感受,而不是思考。
3岁前孩子是图景化学习,应该将孩子的发展能量用于行动而非思维中。
这一条规律,对于目前急躁的中国社会教育非常非常重要。
这个思维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学习知识,他是更广义的。
包括讲大道理,讲孩子没有通过他自身体验无法理解的那些抽象词汇形成的大道理。
比如“这个东西里面有添加剂,吃了会身体不好”,什么是添加剂?如何不好法?
这些都是孩子无法理解的,他听到这个话后的第一反应是尝一下。
那该怎么办?成人用行动决定,这是家庭中的权威感,妈妈不买,孩子自然就吃不到。
讲大道理的教育、用暴力控制孩子的教育、怕麻烦而给孩子无限制自由的教育,都是一样的,都是偷懒教育,是成人没有办法的一种能量宣泄。
看到太多的孩子,在新事物面前失去尝试的勇气。
嘴巴里说的都是一套套的道理“这样危险的”、“弄到水要着凉的”、“宝宝,好孩子不跳的”。
在保证孩子不会受到大伤害的前提下,3岁前让孩子自由地探索实在是太重要了。
- 在3岁前,孩子需要的是你可靠的爱,而不是过多的物质。
走在大街上,看到孩子们穿得越来越漂亮,手上的玩具也越来越新潮。
可我耳朵里经常听到的声音还是“我家有这,你没有吧”、“我让我妈妈买一个,哼”。
人类的欲望是最容易膨胀和升起的,而且越快满足越容易失去满足感,靠外在物质的满足是没有止境的。
我们看到的情况是,孩子内在的爱得到的越充分越自然,他对外在物品的需求也就越少。
妈妈送的礼物能弥补自己内心的愧疚,却无法代替缺失的陪伴和母爱。
恰恰相反的是,在物质上能够控制住,用心生活,用心关爱孩子的家庭教育,最能滋养孩子的内在。
减少物质的给予,增加精神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