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话: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可很多人就不明白,为什么童年对孩子那么重要?
一个孩子的童年最需要的又是什么?
孩子的童年为什么重要?
有人说,儿童时期是心理疾病孵化的温床。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心理医学的无数案例显示,很多成年人的心理疾病都由儿童时代的某种产生负面情绪体验引起。
而且往往难以治愈。
比如一个孩子是留守儿童,那么可能一生都会性格孤僻,有社交障碍。
为什么呢?
我们成人后的感受是基于早期感受原型建立的,而早期儿童心灵是非常脆弱的,无论开心还是害怕,都会被放大无数倍。
因为他们不像成年人那样,建立了成熟的情感调整机制,幼小的他们没得调整,更没有任何保护自己的能力,一切要依靠大人。
因此,如果孩子的早期体验非常糟糕,父母却忽视不管,就很可能超过他们心理负担,产生阴影。
长大后,遇到相似的情况时,就会下意识唤发早期体验时的“情感原型”,做出其他别人不会有的反应和行为来。
例如前面我们讲的留守儿童,为什么会导致性格孤僻,害怕社交呢?
这是因为,他们不是父母亲自带的,很容易产生被抛弃感,对关系失望,变得敏感自卑,为了避免再次被关系伤害,他们以后可能会封闭自己的内心,不去社交。
在亲密关系中时,早期不好的体验也容易让他们患得患失,觉得没有人真正爱自己,这些人会随时离开。
这样的体验,哪怕孩子忘了,但也在潜意识中发挥作用,对孩子未来人格产生了深远消极影响。
学过心理学的人,会有这样一个发现,每一个人现在的人格,都和某一个印象特别深刻的童年体验有关系。
如果这个体验是积极的、开心的、光明的,那么塑造出来这个孩子的人生观也是积极的,所以他们会更容易成功。
如果这个体验是消极的、灰暗的、压抑的,那么这个孩子对待事物的态度就很可能是逃避的,消沉的,日子也可能会活成一潭死水,没有生命动力。
心理学家荣格说:你的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
而这个决定孩子未来命运走向,却被蒙了一层纱的潜意识,往往是父母一手造成的。
前几天,我跟四岁的女儿发起了一场“大战”。
那天她拿着自己的水瓶让奶奶喂她。我告诉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她一听就有点“耍赖”了,偏要奶奶喂。
我轻轻接过瓶子,又跟她讲了一遍:“你自理能力很强,不要依赖别人。”她噘着小嘴说:“我自己不会喝水,我拿不动。”几个回合之后,我终于没有了耐心,一把抢过水瓶,让她自己喝。这时,她的眼泪就在眼里含着,瞪着我说了一声“不”,然后把水瓶抢走,放到奶奶手里。
我看她这么“气人”,又一把抢过来,告诉她要么别喝了,要么自己喝。这下好了,她直接趴在地上,疯狂地打地板,开始号啕大哭。我站在她旁边,还是坚定地告诉她必须自己喝。
又翻来覆去折腾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她终于一边抽泣着,一边自己去喝水,然后整个晚上都没有理我。
后来几天,她也总是跟我对着干,我让她快点,她偏偏洗个手都要10分钟;我让她穿这件衣服,她偏要穿那件;我说多吃蔬菜,她就只吃肉……
我一开始觉得自己是“坚定而友善”的,可是后来仔细回想整个过程,我到底在争论些什么?为什么我越“坚定”,孩子越要“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