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国学教育儿童经典故事60个,给孩子每天看增智慧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101 庭坚涤秽

北宋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善书法,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他自小就非常聪明,秉赋过人,而且读书速度非常快,记忆力比一般小孩都强。历史记载,他看了几遍书,就能过目称诵。

他的舅舅每次到他家里,就会顺手拿起书架上的书来问庭坚。每次提问,他都能对答如流,所以舅舅非常喜欢他,也特别愿意到他家里,每次去都发觉他学问一日千里。

黄庭坚二十三岁就考上了进士,很快就做了太史。虽然他贵为太史,但是他奉养母亲非常尽孝,对母亲的生活仍照顾得体贴入微。

黄母生病多年,庭坚日夜守护在母亲身边喂汤喂药、端屎端尿,衣不解带。

因母亲爱干净,他每夜必亲自为母亲洗涮便桶,以安母心。他丝毫没有松懈尽儿子的孝道,从来不用家里奴婢来做这些事,认为这是为人子女应该尽的本分。

当时,苏东坡赞叹黄庭坚的为人和文章:独立万物之表,巍立于文坛,万世不灭奇光。

智慧小语:要想成为一个伟大的人,请从真正孝顺父母开始。孝顺父母一天不难,而真正能够做到语言、行为和内心都孝顺父母,一辈子都是这样的人,才是最值得我们敬佩的。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有出息的人。

102 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代的大学问家。他小时候和哥哥弟弟们一起学习,自己觉得记忆力比较差,便想办法克服这个弱点。每当教师讲完书,哥哥弟弟们读上一会儿,勉强背得出来,便一个接一个丢开书本,跑到院子里玩。只有他不肯走,轻轻地关上门窗,集中注意力高声朗读,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读得滚瓜烂熟,合上书,能够流畅地,不错一字地背诵,才肯休息。

司马光从小到老,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官之后反而更加刻苦。他住的地方,除了图书和卧具,再也没有其他珍贵的摆设。卧具很简单:一架木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枕头。为什么要用圆木枕头呢?说来很有意思,当读书太困倦的时候,一睡就是一大觉。圆木枕头放在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极容易滚动。只要稍微动一下,它就滚走了。头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声,他惊醒了就会立刻爬起来读书。司马光给这个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智慧小语:现在,形形色色的文化令人眼花缭乱,我们的思想也随之此起彼伏,天天忙于毫无意义的玩乐,以至于有意义的事情没有时间,没有意义的事情有的是时间。我们应该学习古人的勤奋精神,把这种时间抢过来,用有意义的事情占满。

103 行善要及时

庄周生活贫困,家里经常缺米粮。有一回,他向朋友监河侯借三升小米。监河侯却对他说:“可以啊!不过我家现在没有很多米粮,你稍等一段时间,等我向老百姓收一点税之后,再借你三百两黄金。”

听了监河侯的话,庄周很感慨地打了个譬喻:“我来您家的途中,听到有鱼儿对我呼唤、求救,我回头一看,看到路上有一个坑洞里的水快干了,那鱼儿希望我能在坑里倒几杯水。”

“于是我对鱼儿说:’我先到南方向吴王、越王商讨借水,然后再将西江水引来这里救你,让你回到东海。’那尾鱼很生气地说:’我失去了在水中的正常生活,现在只求升斗的水就可以活命了,你却这么回答我,不如你明早就去卖鱼店看,那时候我的身体都已经变成鱼干了!’”

庄周的肚子饿是眼前最迫切的问题,所需要的只是果腹充饥的三升小米而已,根本不必多求其它东西,更无法等待那遥不可及的三百两黄金。

所谓“救命要救急”!他以鱼儿做讽喻,鱼儿已命在旦夕,若时间拖太长了,就算给它再多的水,也发挥不了效用、救不了命啊!

智慧小语:一般人常常觉得自己所拥有的太少,永远不满足,也吝于布施。然而,求助者也许所求不多,只需要微少的东西而已!若不肯及时帮助遇到困难、逆境的人,往往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悔恨。行善,贵在诚意、贵在量力而为,也贵在随缘布施。

104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

孔子说:“我死以后,子夏的学问会越来越好,子贡的学问却会退步。”曾子疑惑地问:“为什么呢?”

孔子道:“子夏喜欢与比他贤德的人在一起,而子贡却喜欢与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不了解他的儿子,可以看看他的父亲;不了解一个人,可以看他所交往的朋友;不了解君主,可看他所任用的人;不了解一个地方的土质如何,看那儿长出的草木状况便可知道。所以说,跟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长满香花草的房子里,时间久了之后,也不觉得香了,因为已经与它同化。而跟不善的人在一起,就如同走进出售鲍鱼的店里,时间久了,也不觉得臭了,因为也被它同化了。朱砂放的地方,往往会变成红色;而贮藏漆的地方,就变成了黑色。因此,君子必然谨慎地选择与自己在一起的人。”

智慧小语:选择朋友,对我们的一生至关重要。如何选择好的朋友,《论语》中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正直的朋友,宽厚仁恕的朋友,博学广识的朋友,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105 许衡心主

元朝有一个叫许衡的人。在一年盛夏,他路经河南,天气很热,口干舌燥。路旁边有一棵梨树,一些人见了就抢着去摘梨子吃,只有许衡独自一个人端正地坐着,也不看他们。

有个人问他:“为什么不吃梨子来解解渴呢?”

许衡说:“不是我的东西,是不可以拿的。”

那个人又说:“天下已经大乱了,这是没有主人的呀!”

许衡说:“梨子没有主,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了吗?”始终不去拿梨子来吃。

后来,许衡居住的乡村里,有棵果树,果子熟透了掉在地上,连小孩子走过,都一眼不看就走了。

智慧小语:如今的社会,用现在的话来说,是越来越进步了,可是人心失去了控制,很多痛苦会纷至沓来。所以,做人诚实、老实很重要。以前的老人看起来很吝啬、很保守,但实际上,他们非常本分,属于自己的就保护好,而属于别人的,根本不去动。不像现在有些人,喜欢什么就拿走,从来也不打招呼,事虽然看似不大,但却是一种不好的习气。

106 杨黼(fǔ)活佛

明朝时有个叫杨黼的人,一心想要修行,要得到解脱。他辞别了母亲到四川去拜访禅宗一位很有名的祖师──无际大师。

走到了半路上,杨黼遇到一位老和尚,老和尚问他要到哪里去?杨黼说:“我要去拜访无际大师。”

老和尚说:“你要去拜访无际?那不如去见活佛呀!”

杨黼说:“见活佛?佛在哪里呢?”

和尚说:“你只要向东方回去,到时候,看见一个披着棉被、倒穿拖鞋的人,就是活佛了。”

杨黼听了和尚的话,于是就回去了。正在半夜的时候,走到了自家门口,去敲门:“开门哪!我回来啦!”他的母亲在屋内一听儿子回来了,高兴得不得了,来不及穿衣着袜,随手抓起棉被披在身上、套着拖鞋就出来开门了,在匆忙中,连鞋子穿反了都不知道。

杨黼一看这位“披着棉被、倒穿拖鞋的人”,竟然是自己的母亲,当下就感悟修行应该从何处下手了,晓得家里的爹娘,就是活佛呀!从此以后,他竭力孝顺母亲,并且注释了一部几万字的《孝经》。他活到八十岁,诵念经偈而逝世。

智慧小语:人在寒夜远归,敲别人家的门很少有回应。只有慈母听到孩子回来心生欢喜,甚至来不及系扣子,等不及把鞋穿好,就赶忙开门。这样的慈悲心,与活佛有什么不同呢?其实每一个家里都有活佛,而我们却总是舍近求远,到处去寻找。

107 杨震四知

东汉时,杨震在东莱(今山东龙口)做太守。有一个叫王密的人,曾经被杨震推荐做了秀才,这时候已经做到了昌邑县令。

在一天夜里,王密身携十余斤黄金悄悄送给杨震。杨震很不高兴地说:“老朋友晓得你的心意,可是你却不知道老朋友的心。”

王密说:“深夜里是没有人知道的。”

杨震说:“天也知道,地也知道,你也知道,我也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

王密听了这番话,很惭愧地回去了。

杨震为人公正廉洁,不受人家私下的谒见,他的孙子常常只吃蔬菜,出门时候也没有车子,只是步行。

智慧小语:《弟子规》中说:“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意思是说:拿着空的器皿,要像拿着盛满东西的器皿一样小心;进入无人的房间,要像进入有人的房间一样约束自己。做人要小心谨慎,高贵正直的品行就像珠宝,无论放在什么环境下,都会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108 君子的仁爱之剑

有一天,子路身着戎装,全副武装地来拜见孔子,见到夫子后,拔起剑就舞了起来,问:“夫子,古时的君子,也是用剑来自卫的吧?”

孔子答道:“古时的君子,以忠义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用仁爱作为自己的护卫,虽然不出窄小的屋子,却知道千里之外的大事。有不善的人,就用忠信来感化他;有暴乱侵扰的人,则用仁义来使他们安定。这样,又何须执剑使用武力呢?”

子路听了非常的敬佩,感慨道:“我今天才听到这样的话,我愿从今以后,至诚恭敬地向您求教。”

智慧小语:以暴制暴不能解决问题,是非高下之风,来源于不平的心境。心是根本,喜爱、贪恋由心所生,敌对、怨恨也从心而生,一切外在的环境,都是我们内心的反映。纵然不动真刀枪,可心念在不平之中,每天在算计,内心里是波涛翻滚,甚至是烽烟叠起,人与人的关系,如何能和睦得起来呢?

109 一枕黄粱

有一个书生非常贫困,在旅店里向一个道士哭诉自己没有享受过荣华富贵,如何如何的痛苦。

道士就给他一个枕头,说:“这没什么,你先好好休息一下吧。”

结果,他睡着之后梦到自己娶了妻子,生了五个孩子,进京考中进士,后来还当了宰相。

皇帝对他非常器重,他临死时给皇帝写信说:“我一生中对你忠心耿耿……”然后就寿终正寝了。

在这个漫长的梦境中,他从年轻时娶妻生子、享尽荣华富贵,一直到最后死亡,整个一生都经历完了,可是一梦醒来,旅店主人做的黄米饭还没熟呢!

刚才,他准备睡觉时,米才刚刚下锅,不到一个小时就经历了一生。所以,人们经常用它来比喻人生如梦。

智慧小语:人生短暂而虚幻,大多数人都迷失在其中。其实,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最有价值的不是荣华富贵、功名利禄,而是对人生的彻悟。

110 一个半朋友

从前有一个广交天下豪杰的、很仗义的武夫。他临终前对儿子说:“别看我自小在江湖闯荡,结交的人如过江之鲫,其实我这一生就交了一个半朋友。”

儿子纳闷不已。他的父亲就贴近他的耳朵交代一番,然后对他说:“你按我说的去见我的这一个半朋友,朋友的要义你自然会懂得。”

儿子先去了父亲认定的“一个朋友”那里。对他说:“我是某某的儿子,现在正被朝廷追杀,情急之下投身你处,希望予以搭救!”这人一听,容不得思索,赶忙叫来自己的儿子,喝令儿子速速将衣服换下,穿在这个并不相识的“朝廷要犯”身上,而让自己的儿子穿上“朝廷要犯”的衣服。

儿子明白了:在你生死攸关的时候,那个能与你肝胆相照,甚至不惜割舍自己的亲生骨肉来搭救你的人,可以称做你的一个朋友。

儿子又去了他父亲说的“半个朋友”那里,抱拳相求,把同样的话说了一遍。这“半个朋友”听了,对眼前这个求救的“朝廷要犯”说:“孩子,这等大事我可救不了你。我这里给你足够的盘缠,你远走高飞快快逃命,我保证不会告发你……”

儿子明白了:在你患难时刻,那个能够明哲保身、不落井下石加害你的人,可称做你的半个朋友。

智慧小语:患难见真情,真正的朋友只有在患难中才能认出来。晋将军苏浚在《鸡鸣偶记》中按不同的交往方式把朋友分成四种类型:能相互劝勉、相互鼓励,及时指出朋友的错误,并帮助朋友改正错误、弥补不足,这是畏友或诤友;当朋友处于患难之际,能挺身而出,鼎力相助,不惜一切把朋友救出困境,这是密友;凑在一起吃喝玩乐,说些互相恭维的话,以酒肉为基础,这是昵友,也即人们常说的酒肉朋友;臭味相投,结成死党,而一旦分赃不均,就大动干戈、互相残杀,这是贼友。

1 2 3 4 5 6
赞(2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国学教育儿童经典故事60个,给孩子每天看增智慧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