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孩》大结局了。
禾禾的生死,牵动着无数观众的心。但最揪心的,莫过于妈妈方一诺。十月怀胎生下女儿,遭遇婚姻变故,变成单亲妈妈。带着女儿走进新家,幸福刚开始,便又遭命运捉弄。或许成为母亲,我们才敢承认,母爱没有底线,也没有上限……当捐助希望破灭,她放下尊严,跪在医生家门口苦苦哀求。
因为爱的无私,她甚至想自私地决定,牺牲另一个亲骨肉。也是爱的力量,小产后她顾不得休息,蹒跚地走进女儿的病房。
肖路一语中的:你是个好妈妈,无论对哪个孩子都没亏欠。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国产经典动画片大合集,一定要珍藏 这句话真的击中了,每位妈妈的心。我们竭尽全力付出的,更多爱的给予,不正是担忧亏欠感吗?只是每个妈妈,表达方式的不同,孩子的人生也不尽相同。
方一诺妈妈,挑剔计较型母亲
不放过别人,也无法放过自己一诺的婚姻走到今天,和母亲的教养方式,有着隐形的关联。方母生活中总是放大细节,计较错误,制造焦虑。耳濡目染下,女儿也会变成另一个她。心理治疗大师Whitaker曾说:
婚姻是两个被原生家庭洗脑的人,重复做着从父母身上学到的事。
女儿的婚姻,恰恰诠释了这句话。
肖路给一诺煮面条忘记加盐,一诺立刻甩脸。即便肖路要端回去,可一诺摆摆手:不用了,还能指望谁呢? 现实中,像一诺这类人有很多。他们不是爱找茬,而是从小的认知就是这样。一位老师朋友聊过班上的一个孩子,太会挑刺了。同学板报画了朵花,她会评价:画的太丑了。同学买个新发卡,她又一脸嫌弃:这个颜色不好看。渐渐地,大家都疏远她,因为和她当朋友太难受了。她自己不难受吗?铅笔盒摔坏了,自责自己太马虎。
衣服刮了个洞,也会紧张,怕母亲批评她。朋友有些心疼孩子,当她挑剔别人时,也在挑剔自己。但谁都做不到,从始至终的无可挑剔。
如果孩子坚持执念,他不会被问题打败,却会因问题而自我挫败。
因为,追求预期的过程,本身就是在追求失望和愤怒。想要孩子放轻松,我们就要拒绝做挑剔型母亲。首先要承认,理想的预期不是跳一跳都能够到。其次,想纠正错误,少说“应该”和“为什么不”,而是“即便……也没有关系”。
只有看见问题,也懂得原谅,孩子接纳自己,才会被别人接纳。
肖路妈妈,放养型母亲没正确教育孩子,他可能会犯错《亲爱的小孩》中,李彩屏不是坏婆婆,但她的教育却值得反思。
她帮肖路带孩子,而肖路的弟弟跑来蹭吃喝,在嫂子家抽烟、沙发躺、扔垃圾。全家既要照顾一诺和孩子,还要伺候他。但李彩屏并没看见问题,反而替孩子解围:这几天拉肚子。 我们以为,放养型母亲就是:不管孩子。但其实,放养型母亲是:纵容孩子。也就是说,与其告诉孩子怎么做,不如我自己来。
当孩子做错事时,不去教育他,而是找理由当借口。
这样的养育观念,孩子小时候无拘无束,长大后却容易推卸责任、没有教养。
肖路的婚姻走到尽头,也正是习惯性逃避责任种下的苦果。剧中有个片段,肖路下班后,在家楼下抽烟、听歌。
一诺打电话问他回来吃饭吗?听见电话那头,孩子哭闹不止,他赶忙撒谎:还在加班,不回去了。 于是,他又将车开到单位躲清静。他不是没想到应该履行丈夫责任,而是一想到辛苦,就把责任推给别人。很多父母没意识到,养育和教育是两回事。养育关乎爱和关注。
教育却是通过规矩、后果、甚至威严地说不,在管教中帮助孩子人格健全。
如果这些都缺失,等待家庭的则是惨痛的教训。曾看过一个新闻,四川10岁男孩持刀对抗警察。原因仅仅是,全家来旅行,母亲定的小旅馆,他不满意。 由于没及时更换好的酒店,母亲差点遭来杀身之祸。更可悲的是,孩子挥刀砍人,母亲出于恐惧,不敢露面。武志红说:
放纵型家庭,孩子的后果是无法独立、严重自卑、自私自利。
他们在社会上得不到尊严,就会变本加厉折腾家人。
如何让孩子更好的适应社会,放养型母亲要意识到3件事。第一点,如果我们被放养长大,没有大问题,不代表孩子不需要教育。第二点,爱不是一成不变的体力付出,而需要不断思考、抉择的脑力智慧。想要正确的引导,离不开长期的督促、要求、惩罚,甚至不怕冲突的指正。第三点,2岁前,孩子的任性是天性。2岁后,规矩、规则、习惯、品行和学习一样重要。任何坏行为都要被制约,才不会成为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