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关于家庭教育的金玉良言自然不在少数。可是,这些传统的教育观念真的能够直接拿过来用吗?至少以下这几点似乎不能完全行得通。
1、“棍棒底下出孝子”
中国传统教育中“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观念根深蒂固,爸妈有时候被气急了,难免想挽起袖子把孩子收拾一顿。可是,这样的教育方式是有益的吗?
小林生下来就习惯用左手。爸妈看不惯他的左撇子,想尽一切办法纠正他,平时就高度注意他用的是左手还是右手,一出错就当场呵斥,小林连续犯错还会挨打。连到了饭桌上也不能好好吃饭,一旦小林不小心用了左手,爸妈轻则怒目而视,重则直接伸手打掉小林手中的筷子并大声斥责他,把小林吓得吃个饭也是战战兢兢的。时间长了,小林变得不爱说话,到哪儿都低着头。直到有一天,小林的爸妈吃惊地发现,小林说话说不利索了。左撇子没有纠正过来,心爱的儿子倒成了口吃,实在令人痛心。
打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孩子害怕你,离你越来越远。一方面,他会觉得自己没有得到爱,另一方面也无法形成自我认知,因为你“打”的动作,就是在否定他。每个孩子都有一颗脆弱的心灵,你可以对他要求严格,但是不能棍棒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