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育家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内容简介
怀特海,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他与罗素合著的《数学原理》标志着人类逻辑思维的空前进步,被称为永远的学术著作之一;创立了庞大的形面上学体系,《过程与实在》、《观念的历险》等是其哲学代表作;他深刻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广泛承认。幼儿启蒙教育视频下载[14VCD全系列8.3G]
本书是他有关教育的演讲论文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教育观念。他主张教育应该充满生活与活力,反对学生灌输知识,面应引导他们自我发展;他强调古典文学艺术在学生智力发展和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性,倡导使受教育者在科学和人文方面全面发展;他还重视审美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认为受教育者“如果不能经常目睹崇高,道路教育便无从谈起。”怀特海的教育思想对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参考与指导价值。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作者简介
怀特海(Whitehead,Alfred North,1861-1947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他与罗索合著的《数学原理》标志着人类逻辑思维的空前进步,被称为性的学术著作之一;创立了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过程与实在》、《观念的历险》等是其哲学代表作;他深刻的教育思想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教育的目的目录
序言
一 教育的目的
二 教育的节奏
三 自由与纪律的节奏
四 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
五 古典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
六 大学及其作用
自述生平
怀特海主要著述目录
译后记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在诸多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穿梭,我们要时时回望教育的初心。本年度,我们邀请读者一起共读经典,在阅读中不断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同时,期待更多教师在阅读中打破权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最终建立起个性化的认知与思维结构。
这一次,让我们一起走进怀特海的教育世界,共读这本《教育的目的》。
听异乡人的声音
——我译怀特海《教育的目的》
严中慧
我有幸翻译了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并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得知我翻译了一本书,身边许多人十分惊讶,且夸赞我的英语水平“真好”,这令我羞赧。我的译本是不完美的,自己也在不停地重读,一遍遍地读,希望有机会订正注释。
翻译是什么?是语词转换,既可以发生在不同国家语言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古代文言和现代白话之间,甚至可以发生在方言与普通话之间。
“译”是一个动词,却包含两个奔赴——奔赴理解与奔赴表达。
怀特海是一个异乡人,他穿越时空来到“现在”。而我想做的是那个传译他思想的人,让更多人听听这位异乡人的声音。
因为这样一个意象,翻译一方面是轻灵盈巧的,另一方面是沉重的“苦役”——在不能达到理念中的“好”的时候会很痛苦。好可以无穷地更好,有生之涯里的一切艺术都有遗憾。
我这样跟人形容自己的翻译:坐在那里,写下几行,删去一片;再写下几行,删去更大的一片。每天都有小改,隔几天还会大改。书虽然出版了,但“苦役”没有结束,我还是那个如负重担的人。
读过《教育的目的》的人,大概都知道“浪漫—精审—贯通”的教育节奏说。要开启一个心智发展的周期,第一步就是要浪漫,要有一种懵懵懂懂却又兴奋不已的感受。
所谓兴趣,是一种重要性的感觉。好像那个吸引你的东西在对你说:“嗨!我在这儿,你看,我很重要!”我们遵从内心的浪漫,探索那些让我们感到重要的事情。翻译怀特海的著作,于我而言就是这样一件事。
初读怀特海时,我已经35岁,经历过文学青年热爱诗歌、小说的时期,也开始读一些教育专业类书籍、哲学类书籍。但是,当怀特海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光芒闪耀,我意识到自己找到了生命中的“那件大事”。
那时,我一边上班一边读研究生。风里雨里,每天背着笔记本电脑以及与怀特海相关的研究书籍,每一页书、每一个字都是我在心头反反复复“抚摸”过的。每当有老师、学生谈到怀特海的句子,我一下子就能说出那个句子出自怀特海的哪一本书、哪一章、哪一页……那是一种自信骄傲的感觉。
我的研究生论文就是怀特海的课程思想,我期待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让更多课程理论研究者发现怀特海的课程思想。晚上熬夜写论文,有时已经睡下了,脑海里还会萦绕着怀特海的言语。那些洋洋洒洒码字的夜晚,伴着某种喜悦的眩晕感。我想说的是:读一本书最需要的是阅读方法吗?可能更多需要的是这种浪漫的心境。
通过阅读《教育的目的》,教师能够建立起“浪漫(自由)—精审(训导)—贯通(自由)”交替主导、循环叠套、螺旋上升的心智发展周期体系。但是,如果想架构更丰富的教育思想体系,不妨从一本书走向另一本书,从一个活跃的智慧走向另一个活跃的智慧。
怀特海的《思维方式》是一本小书,很薄,耐读。可以看到“重要性—表达—理解”这样的小周期,也可以看到“创造性的冲动—创造性的行动—生生不息的自然”这样的大周期,是不是有点像“浪漫—精审—贯通”?
怀特海的另一本著作《过程与实在》是一部有点艰深的大部头,里面尽是珠玉,捡了还可以再捡。在这本书里,怀特海把自己的哲学称之为有机哲学,他强调了宏观过程与微观流变的区别。按照我的理解,人们并非不能理解过程,也不缺乏把教育转化为过程的智慧。但是,人们对过程的感受还胶着于宏观的机械运动上。这就导致了一些教师虽然言必称“尊重生命”,却把一节节课上成机械的模块。
读完怀特海更多著作的读者,回头再看《教育的目的》肯定又有新知。对于经典,或许有人望而生畏,或许有人跟我一样想与那些思想者更加亲近,努力在教育中践行学到的教育理论。
一线教师是忙碌的,如果没有时间和精力钻研怀特海的全部书籍,那就反反复复地咂摸这本《教育的目的》,好好听听这位异乡人的木铎金声吧。
(作者单位系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蔡林学校)
● 请读者思考
怀特海的研究范畴之一是创造性。我们学习怀特海,努力想成为一个怀特海式、能点燃别人热情的创造性的人。您觉得自己的哪些教育教学行为会被怀特海赞许呢?
“啃读”一本书
李 利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只闻其名却难以通读的“名著”,其中最为艰涩的莫过于理论著作。以前我总是不吝表达自己对理论书籍的不感兴趣,细思下来,恐怕还是因为自己读不懂。正因为读不懂,也就与经典渐行渐远,在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小圈子里打转,难以精进和突破。
最近几年我开始学习批注阅读,以啃读的方式来阅读,接连读完《静悄悄的革命》《教育的目的》《论对话》《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等著作,收获很大。
什么是啃呢?啃,不求快,稳扎稳打,一点一点推进;啃,力求深,步步紧逼,一步一步深入,在最艰深处可能还需要借助外力和工具,而这往往也是最有风味的地方。
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要快速通读全书,思考两个问题:第一,这本书对提升自己现阶段认知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有没有帮助?第二,自己当前的认知水平与读懂这本书之间有多大差距?能不能通过阅读填补这些差距,填补过程中又要付出哪些时间成本和知识积淀?
快速阅读全书是啃读的第一道门槛。面对一个陌生的文本,要憋着一口气全部读下来,哪怕是过一遍也不容易。我在快读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之后,头晕脑胀得半天缓过不来。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这种头晕脑胀其实是一种“遭遇”,是个人旧有认知结构与新知体系发生碰撞而产生的矛盾和模糊。我们在面对陌生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以量的累积来实现质的提升,读多了就会产生感觉,特别是像《教育的目的》这样的翻译作品,想要适应唯有重复阅读全文,适应其表达方式。
其次,要暂时悬置自我,想方设法融入作者的表达世界。遇到不理解的地方,甚至无法接受的地方,应先暂时悬置自我的“偏见”,努力厘清作者的思路,沉入作者的语言,理解作者的本意,融进作者的话语体系和思维逻辑中。对作者所使用的专有名词,切忌以自己的认知来理解,应将其放到原文中加以认识。如怀特海提出的智力发展三阶段:浪漫—精确—综合,就需要放置到作者的话语环境和前后文中加以理解,以文解文。
阅读时,不妨先接受对方的思想,把作者借助文本想要表达的东西抽出来弄清楚,然后再跳出文本,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进行批判和扬弃。理解不等于认同,但不加理解的认同和反对一定难以产生价值和意义。
再次,遇到知识盲区,查找补充。我在阅读王荣生教授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时,对“归属参照系”“层叠蕴含分析框架”“定篇”“样本”等一系列专有名词常有不知所云之感。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先停下来,上网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来填补自己的知识空白。
啃读是一个发现不足、暴露知识短板,从而查找补充、提升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尽量不主动请教他人。如果遇到问题马上请教他人,下次阅读同类文本时还是难以读下去。相反,在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会更加深入,再经过导师点拨,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同时,在思索的过程中,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也会随之提升,再去阅读同类文本就会简单很多。
最后,在阅读结束后,需要对啃读过程中的笔记进行总结和提升,把灵光闪现的认识和思索加以梳理,融入个人认知体系中。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说:“先贤们的思想交流是启发灵智的盛会,但聚会只可能有一个殿堂,这就是现在。”在阅读中,任何伟大的思想、经典的书籍都需要一个交汇的场所,那就是“我”。“我”需要对书籍的观点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我”赞同的,联系生活加以延伸;“我”反对的,找出事例进行分析、批驳,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怀特海在书中提出的种种观点,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和知识背景有关,读者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和受教育者的情况加以区分鉴别,正如怀特海所说:“教育是一个难题,不能用一种简单的公式来解决。”教育如此,读书亦如此。
啃读的过程是一个打破思维限定,不断发现自我、充实自我,纳彼之思想为我所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打破权威、建立个性化认知的过程。一味地否定文本和崇拜作者,都不是科学的态度,也不是阅读的态度。
啃读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态度和追求。啃读之路艰辛漫长,但在艰难过后总会迎来新的自己,这种新知对心智的刺激是阅读者最难以拒绝的“兴趣”。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永城市演集镇初级中学)
● 请读者思考
怀特海认为:“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您认可这个观点吗?为此,我们需要作出哪些改变?
再读怀特海
余志君
怀特海,这个哲学家的中文译名似乎带给人某种遐想:哲思、独特、丰盈、浪漫,引向辽远和深邃。一如他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描绘的塑造目标,“既有艺术般的优雅,又有哲学般的从容,通达高远深邃之境。”当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20年,我邀请教师走进怀特海,阅读他的这本教育著作《教育的目的》。
这本著作并不难读。《教育的目的》是一本演讲集,薄薄一册,如同聆听现场讲课,不会让人望而生畏。怀特海通过演讲细致介绍和探讨了对各个阶段、各个学科综合教育方式方法的理想构建,回归生活、转识成智、教育的节奏以及风格等内容构成怀特海教育思想的独特旨趣。即便是特别忙碌或者格外畏惧名著阅读的教师,也能在短促的翻阅中感受到怀特海丰富渊博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素养,或者是飞快地捕捉到一些隽永的箴言。例如序言中的“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又如第三章中的“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这样的话语充满着真知灼见,至今依然有发聩之力,能够引发我们的强烈共鸣。
但凡有一定课改经历的教师,阅读这本书都会很自然地对话自己的教育生活和课改实践,从而积累起更丰富的理解收获。当我重新翻阅这本著作,很自然地回顾自2001年起我所亲历的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初我正是出于课改实践的需要而对《教育的目的》有所涉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及其学科综合教育理念方法的许多精辟论述,曾给我的课改实践带来非常重要的启示。20年来,我持续在不同的学校与不同的同事合力开发适合小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课程,从海南海口的“我们身边的椰子树”到广东珠海的“请你种下这本诗集”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我于本土课程实践中与怀特海教育思想的对话。“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教育回归生活,学生运用知识来理解与领悟生活,教育方才真正富有生机与活力。
近10年来,我以“活力教育”理念构建学校课程,可以看作是对怀特海教育理想的探索和实践。我与同事在珠海市香洲区实验学校为3000多学生提供80多门基于兴趣、回归生活、自主选择、有机整合的综合性选修课程,在潮联学校创设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生活家PBL”课程……
回顾自己的教育生活,再读怀特海,我深深认同他关于教育应培养具有智慧活力的人、反对僵化灌输死板知识的观点立场。无论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个性和思想活力的,我们应始终把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学习作为教育的全过程。
当然,我也想对教师提示一点我重读《教育的目的》的新体会。纵观全书,第一章“教育的目的”侧重阐述教育理念(道),后面各章则更侧重“方法”(器)。怀特海通过他所熟知的数学、逻辑学、文学的教育实践构建了一套教育的方式方法,如节奏、循环、阶段、训练……这些内容与其说是其哲学观念的阐释,不如说是其观念指导下的教育方式方法,而这可能也是我们更得益于他的地方。
必须承认,我们很难通过这本书全面了解怀特海本人广博的哲学观,有时也可能有所困惑——例如第一章节首段开宗明义所讲的“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后文也谈到国家需要怎样的工人和雇主——体现了将人视为手段的某种功利主义色彩。事实上,无论是富有创新精神的天才或者有创造性的大师都不是可以在学校直接教育培养出来的,更不是某种功利化教育模式可以复制出来的。虽然怀特海意识到了自德国禆斯麦首创国家公立教育统一考试的弊端,但他又同时反对教育商业化,我略有疑心这是否意味着其观念内在逻辑不一致——我的想法未见得准确,但阅读名著中保持批评与思辨的习惯却总归是一种必要。
漫步怀特海的教育世界,有一种丰盈的收获、愉快的体验。怀特海全书论及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与其视为达成某种目的,不若将其理解为是一种理想的教育过程。在此,我想到康德的观点:人,是目的本身,人不是实现任何目的的手段,没有任何一种目的可以高于人本身作为终极目的而存在。人自身的存在与自由意志,就是人的最高目的,就是人生的终极意义,除了人之外,一切皆为手段。这样看来,我们可以围绕“教育的目的”延宕开来,展开下一段阅读旅程了。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教育局)
● 请读者思考
怀特海认为,要想培育有智慧之人必须处理好自由与纪律的关系,您认为在教育中应如何处理好纪律与自由的关系?
把握“教育的节奏”
马增信
由于担任新教育网络教师学习中心《教育的目的》课程讲师的缘故,我对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这本专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怀特海是英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一生的学术活动几乎涉及人类科学思想和人文学科的方方面面。日本怀特海研究专家田中裕教授称怀特海为“七个面孔的思想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半个科学家、科学史家、教育家和社会学家。《教育的目的》是怀特海的教育代表作,虽然只有10万多字,但多年来他深刻的教育思想得到了中外读者的广泛认同,影响深远。
这本书主要侧重点在于智力的教育。贯穿全书的主题是: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我个人认为,本书的重点是怀特海对“教育的节奏”的独特论述。怀特海提出了两种节奏,一是“浪漫—精确—综合”的教育节奏,二是“自由—纪律”的教育节奏。这两种教育节奏贯穿于每个人成长的全过程,既相辅相成,又互为联系。他认为,每一堂课、每一门学科,甚至人的一生都是由这三个阶段不断交错重叠的,教育应该是这样一种不断重复、螺旋上升的循环周期。
书中,怀特海还对技术教育以及古典文化教育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另外,怀特海还创新地提出“少而透”“先难后易”“重要优先”“循序渐进”等课程思想。我个人认为,《教育的目的》前三章是学习的重点,对前三章进行深入研讨、精透揣摩或批注,有利于建立起本书的框架感。当我们建立了框架之后,再阅读后面的章节就能够轻松把握作者的论述逻辑。
如何阅读《教育的目的》这本经典,有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首先,要有“敲骨吸髓”式的持续阅读。我首次接触这本书是2019年,当时我已经54岁,这次阅读非常艰难,感觉读不懂。但是,我没有放弃,利用一切机会重读。后来,我参加了读书会、云伴读活动。两次学习,我都做了大量讲座实录。同时,我还尝试在网上下载相关论文一篇篇进行批注、研读。经典阅读就是要下一点“笨”功夫,也正是有了这种“敲骨吸髓”式的持续阅读,我才得以慢慢理解经典,读懂经典。
其次,经典学习一定要与实践打通。怀特海说,真正的智慧是将知识转变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读书更是如此。真正读好这本书,关键是将书中的理念与自己的教育实践打通,让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光大。
于是,我在设计《朝花夕拾》阅读中尝试使用怀特海“浪漫—精确—综合”的教育节奏理论,把第一节课定为激趣课,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采用粗读与精读结合的方式;最后再进行专题阅读和联读完成整本书的阅读。这里的“激趣”和粗读就是浪漫阶段。在学生初步了解鲁迅作品的基础上,开始第二阶段精读,教会学生使用勾、圈、画、批注的方法进行精细化阅读。在粗读和精读的基础上开展专题阅读和联读全书,即综合运用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对鲁迅的一些教育理念、生活经历等进行专题研讨,如对鲁迅笔下的阿长,学生通过《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狗猫鼠》等篇目的阅读和学习,将同一人物在不同文章中的命运和表现联系在一起,使人物更加完整和饱满。这一阶段,我又指导学生进入写读书笔记和专题文章的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把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消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入综合阅读写作阶段。
粗读、精读、联读三步阅读解决了学生阅读难的问题,让学生在新的教育节奏中一步步爱上阅读,爱上写作。
最后,做持续输出的阅读者。输出是最好的学习。在经典学习过程中,我组织了新网师内的“追随杜威学习部落”并担任《教育的目的》课程讲师,又多次参加互加计划的读书活动。我珍惜每次学习机会,积极参与领读和交流分享,输出自己的读书心得。以授课交流带动阅读,以输出带动写作。
经典阅读是一个艰涩曲折、曲径通幽的过程。有时,是因为我们成长了才理解了经典;有时,是因为我们理解了经典才得到了真正的成长。怀特海在书中曾以婴幼儿期语言学习的巨大成功佐证“先难后易”学习规律的可能性。其实,经典阅读正是一个由难到易直至顿悟的过程。一个人的阅读,不可能永远待在随意的舒适圈里,要力争从经典阅读中实现认知的突破。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武城县实验中学)
● 请读者思考
您认可怀特海认知过程“先难后易”的说法吗?怀特海教学要“少而透”的理念与落实“双减”有哪些契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