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观念中,“牺牲”是高尚的,人们常常会为父母自我牺牲式地养育孩子而感动,认为那代表着无私的爱。
父母自己舍不得吃穿,把好东西都留给孩子;
父母忍受破裂的婚姻关系,想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父母缩减自己学习、工作、兴趣爱好、娱乐的时间,一心扑在孩子身上······
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82%的家长已经做好了为孩子的成功做出牺牲的准备;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父母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个人时间,尤其是妈妈。
然而,这样的“自我牺牲”对孩子真的好吗?我们或许需要认真思考一下。
自我牺牲式养育,
往往伴随着干涉和控制
演员朱雨辰的妈妈在一档节目中称:
“我是用我整个生命去对待我的儿子的”,“我这一辈子就是为儿子活的。”
她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每天凌晨4点起床为儿子熬梨汤,这一坚持就是10年;
带着炊具食材,跟随剧组,不辞辛劳为儿子做饭、收拾屋子……
这样“无私”的付出,伴随着的,是对儿子生活的过度参与:不让孩子接会挨打的戏,儿子的每一段恋情,她几乎都会干涉,以至于朱雨辰39岁还是孑然一身。
电视剧《小欢喜》里,为了全心全意照顾女儿备战高考,宋倩辞去了自己金牌物理老师的工作,生活的重心全在女儿身上。
这样一种“牺牲”下,随之而来的是对女儿360度无死角的监督和控制:
把女儿房间的一面墙换成玻璃,这样可以随时看到女儿在做什么;
剥夺女儿学习以外一切兴趣爱好,没收乐高,禁止参加天文馆活动;
不许女儿去离家远的南大,一定要让女儿报考清华北大······
令人窒息的压力和控制,让母女之间频频爆发矛盾和争吵,女儿精神到达崩溃的边缘,患上了抑郁症。
哲学家罗素在《幸福之路》中谈到:
“做父母的不是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多做些事情,凡是自我牺牲的父母,往往对孩子极端自私,会从感情上掌握住孩子,过分的牵挂往往是占有欲的伪装。”
自我牺牲式父母,长时间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忽视了对自己的关注和思考,内心往往处于一种匮乏的状态,容易走进过度养育、过度控制的误区:
把对人生的期待和目标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把自己的需求当做是孩子的需求。
当孩子不听话、表现没达到期望的时候,内心生出不满和抱怨,对孩子进行“情感绑架”:
“我成天累死累活,你就考这么点分,对得起我吗?”
“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和你爸离婚了。”
“当初要不是为了照顾你,我也去考研究生考公务员了。”
这种养育模式下,孩子一边处在愧疚和自责中,一边又不堪忍受父母越界的干涉和控制,身心处在痛苦之中,成长和发展都会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