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始
读书成为最重要的家风之一
公元165年,汉朝建立仅7年,汉高祖刘邦病情加重。朝廷阴云密布,只因他对继任者游移不定。
“我身逢动乱时代,正赶上秦朝禁绝百家之学的时候,总认为读书无用。自登基以来,才幡然醒悟,仅凭阅历和经历,不足以驾驭一个大帝国。读书很重要。”
“我之前未练过字,只是在后来读书时苦练了几回,虽不好看,但足以表达意思。你如今有这么好的条件,不好好读书,你还不如我,朝堂公文需要代笔,日后定要勤加苦练自己动手。”他在给长子刘盈的家书中写道。
刘邦年轻时,经常和市井走卒混在一起喝酒,甚至辱骂读书人为“竖儒”,说他们是穷酸的书呆子。
公元209年,秦国暴政让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陈胜吴广起义后,泗水亭的刘邦也带兵起义,占领沛县。
很多读书人来投靠刘邦,希望能求得一官半职,刘邦却认为他们是徒有衣冠的懦夫。他甚至在读书人帽子里撒尿,以此羞辱他们。后来南征北战,他吃了不少没有文化的亏。
刘邦武不能战,文不能书,但却完成了对项羽的逆袭,获得了胜仗,在于他尊崇用贤人志士。他身边人才济济,有张良、萧何、陈平等一众良将。这是他成就大业的基石。
在陆贾等读书人的劝诫下,刘邦以文治国,颁布了很多书写的章法条例。
《汉律·魏律》记载了汉字书写的各种标准。譬如吏员上书,如果书写不规范,就会受到苛责。朝廷还设立了最早的书法考试。这打下了汉人普遍重视汉字书写规范的基础。
如今自己和吕后的长子刘盈慢慢长大,却不善学问,这让刘邦很不满意。随即给刘盈写家书劝诫向好。
后来,刘邦发现,曾不效忠于自己的商山四皓愿意追随刘盈,成为其门下客。他才放心将皇位传给刘盈,只因其会识人用人。
他在家书中写道:你见到萧何、曹参、陈平、张良以礼敬拜。他们都是跟随我征战沙场的长辈,务必记于心。
公元196年 刘邦驾崩,刘盈(史称汉惠帝)继位。他爱好学习,尊重读书人,并忠实遵从刘邦身前的用人安排,在萧何死后用曹参为相。曹参不改萧何时候的大政方针。这便是著名的萧规曹随。
他还听从商山四皓的建议,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崇尚清净,无为而治,国家蒸蒸日上。
结语
这部纪录片,不仅还原了历史,还把历史和人物的另一面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情、义、理、志、信这些传统美德,在古人木牍笔下,变得真实、细腻、有温度。
不同于教科书上生硬的历史知识与“不接地气”的历史人物,这部纪录片从趣味性、深度性上都可以做到让孩子更了解中国先贤和华夏古代史。让孩子爱上历史,从这部纪录片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