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背”的孩子
做事更专注
一位妈妈在知乎求助:
“每次儿子画画、玩玩具的时候,耳朵就像是“聋”了一样:叫他他也听不见,跟他说话他也没反应。
还有一回,儿子正在拼图,我喊他吃苹果,他莫名其妙就对我发火,又踢又踹的。
这孩子是不是没救了?”
这位妈妈或许是想寻求宽慰和管教孩子的办法,结果评论区却翻了车:
“小孩子的专注力,就是这么被家长破坏的。”
“低龄的儿童玩耍的时候往往是最专注的,父母一会儿叫他喝水,一会儿给他端水果,结果就是注意力被撕扯得支离破碎!”
其实,孩子天生就是专注的高手。高智商的孩子如何培养?是怎么炼成的?
当他们被一个物品、一件事吸引了,注意力就会集中,并全身心的投入。
特别是那些一做事情,就仿佛什么都听不见了的孩子,他们往往都拥有非凡的专注力。
印第安纳大学就曾做过一项著名的专注力研究。研究人员邀请了40组家庭,在孩子和父母的头顶安上眼球追踪器,通过监测父母和孩子眼球运动的数据,探索不同的互动模式对孩子专注力的影响。
这项研究最终发现:
专注力最强的孩子,往往是来自于那些“由孩子主导游戏,父母只提供及时反馈”的家庭。而当父母试图引导孩子专注力时,孩子的目光反而会转移到天花板或越过父母的肩膀。
也就是说,对低龄的孩子而言,父母最重要的不是培养,而是保护孩子的专注力。
当孩子做事情时,应默默陪伴,并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及时反馈。
不打扰,就是对孩子的专注力最好的保护。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赫克曼曾说:
“孩子0-3岁时,你投资1块钱就有18块钱的回报;
孩子3岁后,你投资1块钱会有7块钱的回报;
等孩子大学后,你投资1块钱就只能得到1块钱的回报。”
如果人生是场接力赛,那么原生家庭的教育和引导就是第一棒。
作为父母,面对一个“毛病”多多的孩子,如果不想自己这个第一棒成为孩子的拖累,就要努力去了解“毛病”背后的东西。只有我们懂的多了,看到孩子身上的问题时,才能从容应对。才能识别出“话唠”、“胆小”、“爱破坏”、“耳朵聋”背后的需求,对症下药,引导孩子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自己的天分。
毕竟,教育无法试错,每一个当下的决定都足以影响孩子的人生。
但愿所有的父母,都能认真地对待孩子身上的问题。青少年如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方法应用版PDF
不断学习更正自己的观点,让那些天生聪慧过人的孩子,赢得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