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期望和孩子做朋友
年轻的父母越来越“尊重”孩子,希望和孩子做朋友。但其实,不管关系多平等,亲子关系不会变得真的像朋友一样。
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孩子希望的是自己有一个受人尊敬、能做榜样的父母。当然了,父母并不总是正确的,但应该在孩子中树立一个这样的形象:父母一直在努力,在奋斗,在保护家人,要是发生什么事情,父母一定会保护自己。
父母在孩子心中的第一印象不应该是朋友,而应该是可以永远信任、依赖的人。
不要完全替孩子做选择
孩子是个独立的人,并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我们要教孩子懂得选择,培养他们自我选择的能力,孩子懂得选择,学会选择,明辨是非才是重要的。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年纪还小,为了孩子未来的成长,自己有责任帮他们做所有的选择。但是想要孩子完全成长起来,自己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才是第一步,这意味着孩子开始有了独立自主意识。
真正独立的孩子,面对问题一定是主动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被动等着接受。
无论是谁,都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孩子总要学会长大和独立。
不要打孩子
我们小时候大多受过“打骂教育”,很多家长也不想孩子经历让自己受的苦。但是有的家长也说了:“不打骂孩子,他真的不长记性啊!”也有家长说:“哪个家长教育孩子不打骂?”打骂孩子在短期内确实是直接有效的方式,但是从长远来看,说服教育比打骂教育更有用。
不要对孩子撒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对世界建立的信任感大多来源于父母。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父母经常性地欺骗孩子,孩子大多都会变得急躁,多疑,焦虑,很可能形成不安全“依恋”,如果孩子不相信人的话,一生都会很孤独。
父母要言传身教,哪怕是小婴儿,都不能随意欺骗孩子,谎言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很可能谎话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