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故事,是一位少年杀人犯的故事。
男孩12岁的时候,父母离异。
从那之后,他开始跟着妈妈生活,可妈妈却经常辱骂他:
“你怎么不去死?
你就是猪脑子、没用的废物,是个人都比你强。”
妈妈一次次的羞辱、否定、讽刺、挖苦,让男孩的内心充满了愤怒和羞耻。
他的内心深处开始认同:
自己真的就是一个废物,真的一无是处。
直到有一天,他无法排解自己内心的痛苦,就拿起一把刀,疯狂地捅向了比自己更弱的人。
他终究还是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妈妈对他的“诅咒”,也就此变成了现实。
心理学上有一个内化现象:
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相信父母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并将这些极为糟糕的评价,转化成对自己的消极评价,活在自我羞辱的阴影里。
也就是说,父母对孩子贴的“负面标签”,会成为一种“反作用力”推着孩子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父母的每一次否定和指责,都是在提醒孩子自己有多么的不堪;
父母的每一次打击侮辱,都是在强化孩子心底的叛逆和愤怒;
父母越是嫌弃孩子,孩子越是会朝着父母嫌弃的方向狂奔而去。
有句话说:
言语上的虐待,无异于灵魂上的谋杀。
孩子的生活是积极阳光还是消极堕落,全在父母的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