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道问:
《伤寒论》和《黄帝内经》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吗?用《黄帝内经》的理论能解释通《伤寒论》的条文吗?
先生答:
一、岐黄扁鹊为代表的岐黄派,和神农伊尹张仲景为代表的方剂派,同源而不同流。
根源上,都出自易经。如果一个学中医的人,连易医同源,都理解不了,或者根本不了解。
建议改行。可能不是吃这碗饭的料。
二、《黄帝内经》不是不懂方剂不用方剂,而是认为,方剂毒太大,非不得已,最好不要用。
所以,《黄帝内经》里面,讲了三百六十五种证,却只给出了十三个方子。
也就是内经十三方。岐黄派认为,临床上,第一治神,第二养生,第三针灸,第四汤药。
需要上汤药的情况,基本上,都是病的太严重,非毒药不能攻邪,才不得已用汤药。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主药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
中医方剂学里面君臣佐使这一基本原则,最早是出自《黄帝内经》。
三、用《黄帝内经》的思想,当然可以解释通《伤寒论》。
四、不读内经,一辈子琢磨方剂的中医生,好点的,可能会成为一名庸医,不努力的,大概会成为废柴医。
五、一些小年轻中医生,不要没事就给人乱吃药。中药也能吃坏人。
尤其是大部分青年中医生,连《黄帝内经》都读不懂的情况下。
辩证对了,毒药致病。辩证错了,毒药致人。
问题是,现在的大部分中医生根本不懂辩证。
六、中药≠中医。方剂师≠中医生。
更多顶级内幕资讯,请加老师微信:602983602【入群学习不生病及孩子成才的秘笈】
温馨提示:(加好友请注明:入群)
PS1、本群只加认同正统中医养生、国学教育、传统文化的同道,否则请勿扰!
PS2、加微信的人多,通过好友验证会有延迟,请你耐心等待,祝你安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