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自己就好了”
当孩子刚出生时,父母只希望孩子平安健康就好;当孩子慢慢长大,父母的初心却慢慢变成了难以满足的“野心”。
别人家的孩子都会喊妈妈了,为什么我家孩子还不会?
别人家孩子都能背三百首古诗了,为什么我家孩子只知道疯玩?
别人家孩子每次都能拿100分,为什么我家孩子回回不及格?
父母习惯性地赞赏别人家孩子,否定自家孩子,只会让孩子陷入“永远不如别人”的沮丧情绪中,越来越无助和绝望。
北大教授丁延庆说:“不要用单一的尺度去看待孩子。”
与其用“别人家的孩子”来伤害孩子,不如用信任、接纳与欣赏,为孩子提供成长的养分。
有一天,你会发现:我的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不太好,但是班上的孩子都喜欢他;我的孩子虽然五音不全,但他运动很有天赋……
上帝给每个孩子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
看见孩子的闪光点,看见孩子的每一次进步,告诉他“做你自己就好”,相信每个孩子都能熠熠生辉。
“没关系,我理解你”
有句话说:“任何不可爱的行为,都是在呼唤爱。”
每个闯了祸、犯了错的孩子,内心都是忐忑不安的。
若父母在这个时候,急于批评和指责,并不会让孩子“长记性”。
相反,孩子只会因为害怕,找理由为自己开脱,最后学会了逃避和说谎。
一个3岁的孩子,把热汤倒进了爸爸精心养育的名花里。
爸爸一怒之下找来藤条准备狠狠揍孩子一顿,妈妈赶忙阻拦:“别忘了,我们是在养孩子,不是养花。”
在妈妈的安抚下,孩子说出了缘由:“奶奶说汤有营养,我想让爸爸的花长得更高一些。”
孩子所犯的错,就像一枚硬币,正面是问题,反面是成长。
蹲下来,给手足无措的孩子一个拥抱,听听他的解释,拉着他的手一起面对。
别低估了爱的力量,却高估了管教的手段。
父母的温暖和理解,胜过一切道理和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