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过度自卑的情绪体现,一般有以下8个特征:
在外软弱,在家霸道
邻居家的孩子很有意思,每次在电梯里碰见他,总是怯生生的躲在爷爷奶奶后面,不敢打招呼也不敢说话。
我们都以为他只是内向而已,却听到他奶奶抱怨:这孩子,窝里横外面怂,家里凶得很呢!
孩子其实是害怕外界的陌生环境与竞争压力。
这样的孩子正是自卑自身的软弱,才会跑到能让自己觉得强大的环境中去。
如果父母这时刻意批评孩子“窝里横外面怂”,只会让孩子逐渐失去对家庭的安全感。
帮助他们建立探索外界的通道,不逼迫孩子马上就要做到什么程度,而是示范着先让孩子看你做,然后在他取得一点点进步,比如主动打招呼、主动唱一首歌时积极的鼓励。
“哇!你是怎么做到的!”这样的话语,能让孩子摆脱自卑情绪,觉得原来我也可以!
用逞强+暴力,来掩饰害怕
三个孩子站在狮子笼前面。
第一个孩子全身发抖:“我要回家。”
第二个孩子脸色苍白说:“我一点都不怕。”
第三个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狮子问:“妈妈,我能不能向它吐口水?”
其实,在这样的环境中,三个孩子都害怕极了,但是有的孩子却刻意用攻击性来掩饰内心的恐慌。
孩子其实有着“面对恐惧的自卑”。
这可能与外界对他的要求有关,让他无法接纳“这么差劲、这么胆小”的自己。
虽然他一直试图在用攻击、挑衅等行为证明自己勇敢而又强大,但这些行为却不能真正帮他克服内心的自卑感,而是用一种虚假错位的优越感来麻醉自己。
正如《心灵捕手》中的威尔,在麻省理工当清洁工的他聪明绝顶却乖张叛逆,很多“问题孩子”其实都是这种类型。
越是叛逆与不羁,越是暴力与反抗,其实越需要父母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自卑与无力感。
“其实这不是你的错”,心理咨询师肖恩正是用这一句话融化了威尔的伪装,让这个少年第一次感受到:
我不被爱,不是我的错。
我是值得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