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型:
霸道的父母,容易养出懦弱的孩子
曾有人问过著名儿童教育学家孙瑞雪一个问题:
“我的收入水平不高,我的知识水平也有限,我能培养好孩子吗?”
孙瑞雪回答:
“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不取决于父母是否有钱,是否高学历,取决于‘规则’和‘平等’。
我们的规则就是,我们要把那种等级关系、那种总是有一个人高高凌驾在我们之上的东西排除在外,使我们的生命都处在一种平等的状态中。”
一语中的。
很多家庭里,父母处于强势地位,习惯高高在上,指手画脚。
孩子若不服从,就非打即骂,用粗暴的方式让孩子害怕和顺从。
可“怕家长”并不是健康权威感的体现,是不平等的、单向的、以大欺小的关系模式。
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变得胆小怯懦,有口难言。
近期有个热搜,26岁男子小林,从小说话一急就会喘不上来气,还经常患肺炎,求医问药无数,都无法根治。
可小林从开始就知道病灶在何处。
6岁时,他误吞了一个哨子,但一直没敢告诉父母。
直到20年后肺炎再次来袭,医生在支气管中找到了哨子,小林才说出自己的心结。
原来他的父母非常强势,一言不合就大发雷霆,且不允许孩子挑战权威。
小林隔三差五被父母批评,渐渐变得胆小懦弱,出了事不吭声,只能默默承受:
“小时候真的很怕挨父母骂,所以即便知道出了问题也不敢告诉他们!”
小林因为惧怕父母权威,让哨子在体内存在20年,差点酿成悲剧。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见到这种既令人心疼又怒其不争的孩子。
大人们总是说:
“太窝囊了,早说啊!”
“我这都是为他好!”
“他要是有我一半气场就够了!”
但他们忽略了一点:他们自己,就是懦弱孩子背后的权威型的父母——
强势霸道,唯我独尊,不容许孩子说“不”;
经常通过打骂等暴力方式,强迫孩子屈从。
这样养大的孩子,害怕冲突与负面评价,很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在社会交往中拼命扮演老好人,只为换取周围人的肯定。
内里呢?疲惫不堪、幸福感极低。
真正健康的权威感,不是靠年纪辈分,也不是靠暴力,而是靠父母的人格魅力。
令孩子发自内心信任、尊重、崇拜的权威,才是父母应该具备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