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根部和根本,它是‘培根教育’。”
孩子的未来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根部汲取了什么样的营养。
由此可见,为人父母责任重大。
也正是由于压力重重,我们常常被各种焦虑裹挟,生怕贻误孩子成长的好时机。
然而,教育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父母的诚惶诚恐,而是需要智慧和远见。
李玫瑾教授曾经在一个讲座里谈到,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具有一定路径的。[养成好习惯育儿宝典]纪梵希小熊宝宝绘本全15册PPS下载
在以下4个心理发展的黄金台阶,一定要帮孩子走稳、走好。
第一个黄金台阶:0-3岁情感满足
在孩子出生的头三年,是来到世界上最无助、最需要照顾的阶段。
他们的需求不仅仅是单一的生理满足,还需要父母的及时安抚、温柔回应,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满足。
3岁前的孩子,最需要建立的情感关系是依恋。
李玫瑾教授指出:“依恋是情感最初的起点。”
通过建立稳定的、安全的依恋关系,孩子会逐渐建立起对世界的信任和安全感,保持对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相反,未能跟父母建立良好依恋关系的孩子,他的内心世界是坍塌的、破碎的、不稳定的。
他们对世界持谨慎、怀疑、回避的态度,逐渐向内收缩和包裹,变得越来越胆怯。
演员马伊琍的两个女儿,就因为母亲所采用的不同的抚育方式,性格迥异。
在她的大女儿爱马3个月时,她便狠心地要把女儿“独立”出去,要求女儿分床睡。
她奉行残忍的“哭声免疫法”,试图用机械的负强化,让女儿尽快适应独立入睡。
然而,三个月就能独立睡整觉的女儿,却总是断断续续的反复,在她一岁时,出现了严重的不安,她常常每隔一小时就要啼哭,缠着妈妈不肯松手。
不仅在睡觉问题上,在平时的教育中,马伊琍对大女儿也异常严格。
爱马1岁时,把饭碗扣在脑袋上玩,她非常愤怒地要求女儿把米饭全部捡起来,甚至打了女儿手心。
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爱马,内心是胆小、缺乏安全感的。
每当自己做错事,她总是忙不迭地向妈妈认错:“对不起,我不敢了!”
跟小朋友做游戏时,她从不敢表达自己的诉求。
因为她所有的行为模式,都是建立在渴望安全、寻求认同的心理需求下,所以,她最大的恐惧就是害怕被拒绝和训斥。
大女儿的表现,让马伊琍陷入自责和反思。
在二女儿出生后,她改变了疏离、冷酷的方式,而是遵循母婴之间天然的亲密感,给予孩子温柔的呵护。
在这样的养育方式下,二女儿的性格就变得非常开朗、活泼、爱笑。
罗伯特·S·费尔德曼在《发展心理学》指出:
“婴孩期依恋的质量会影响我们余生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
3岁前,父母在孩子心中播撒什么样的种子,影响到他们一生的关系模式。
生理需求上的及时满足、心理需求上的柔声安抚、以及温、积极的互动方式,都是建立安全型依恋的最佳途径,能够奠定孩子一生安全感的基础。